“爺,你說它厲不厲害呢!”李驍解釋說道。
而老爺子還是一副平靜的樣子,點了點頭:“這玩意就是織布的唄。”
“可以這么說。”李驍點頭。
其實紡紗和織布是兩碼事。
紡紗機是將原材料弄成紡線,織布則是將紡線編織成布的過程,是前后兩道工序。
單有紡紗機還不行,想要發展金州的紡織工業,還得研制織車。
在這方面,李驍也有了頭緒。
準備在這個時代的織車上面添加一個東西。
正是中學歷史課本上記載的飛梭,能大幅度提升織布的效率。
但是,飛梭的使用還需要一個工具。
彈簧!
想要將彈簧鍛造出來,就需要老爺子的幫助了。
“這段時間,你一直在搗鼓這臺紡機,費了不少精力。”
“以后還是多把心思放在習武上。”
老爺子背著手,不輕不重的說道。
隨后,又輕輕摸了摸三鳳的腦袋,臉上露出了難看的笑容。
鼓勵的說道:“三鳳,弄的不錯,比你娘和奶都要厲害呢。”
而李驍自然而聽明白了老爺子的意思。
在老爺子看來,織布就是女人家的事情。
李驍一個大男人,搗鼓這玩意,似乎是有點不務正業了。
應該把心思放在習武種地,騎射練兵之上。
李驍無奈,輕輕搖頭一笑,只能哄著老爺子說道:“行,爺,我的武藝肯定不會落下的。”
只能說是認知的差距。
在老爺子看來,兵強馬壯者為王,拳頭大就有理,其他一切都是虛的。
但是李驍有著后世的眼光,卻看的很明白。
很多時候,戰爭比拼的是綜合實力。
單憑士兵敢打敢拼,成不了大事。
必須要有渾厚的經濟和科技力量作為支撐,才能走的更遠。
即便是一場戰爭失敗了,也傷不了根基,能輕易重新聚攏起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。
沒有這些,一場戰爭或許就能將其打回原形。
不過這番道理,李驍也沒有較真的去與老爺子分辨。
而是對著老爺子問道:“爺,過幾天,我準備組織一支商隊前往大漠一趟。”
“把咱們這段時間以來,釀造的西風烈送去賣掉。”
“您看,咱們李家有誰能立得住?”
在秋收之前,李驍已經傳信老爺子,帶著人在河西堡開始大量釀酒。
經過這段時間都發酵,河西堡的酒水已經成功了。
接下來,只需要完成蒸餾這個步驟。
西風烈便能正式完成量產工作。
所以,李驍準備讓人去一趟大漠,賣酒的同時,也要買一批棉花回來。
羊毛雖然也能織布,但是有些方面的性能還是比不上棉布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