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驍對這個名字沒有感覺,沒聽說過。
但是蕭圖剌朵等人聽聞之后,臉色卻是沉重了下來。
“真兀赤老將軍竟然重新出山了。”
“這場仗不太好打啊!”
蕭凜撻等人暗暗的說道。
真兀赤可不是塔陽古那樣的蠢貨。
這是一個耶律夷列時代的老古董,之后在耶律普速完時期,為了平衡蕭家在軍中的勢力,依舊被重用。
多次參與了對外戰爭。
甚至就連耶律普速完在位期間,最著名的鎮壓河中葛邏祿叛亂的戰爭,也是真兀赤打的。
這是一個廉頗般的老將。
而蕭思摩對其卻沒有絲毫的忌憚,反而是淡淡的聲音道:
“真兀赤將軍威名遠播,但畢竟年事已高,且手中卻無兵可用。”
“耶律直魯古貪生怕死,昏庸無能,都到了這個時候了,還死抓著皮室軍不放,只給老將軍兩萬兵馬來阻擋我軍。”
“我六萬大軍對兩萬,焉能不勝?”蕭思摩呵呵笑道。
但實際上,東都只有四萬六千多人,蕭思摩故意夸大其詞而已。
可就算是這樣,也遠比王廷的兵馬多的多。
接連兩場戰爭的失敗,對王廷的影響很大。
除了王廷禁衛皮室軍外,只能調動兩萬兵馬。
這說明什么?
耶律直魯古對王廷諸部控制力的下降!都開始對其陰奉陽違了。
而且即便是這兩萬大軍,其中也還有很多如同七河諸部這般的‘雜牌軍’。
再就是從東喀喇汗國征調的五千兵馬。
真正屬于契丹部落的兵馬,還不到一萬。
“真兀赤將軍正調兵遣將,意圖將我軍阻擋在伊犁河以北。”
“但區區兩萬兵馬,絕不可能阻擋我大軍腳步。”
蕭思摩沉聲的說道,對著眾人便是一副大餅。
這個時候,所有人對這場戰爭的前途抱有極大的憧憬。
隨后,蕭思摩便作出了戰略安排。
“如今,我大軍氣勢正盛,兵力達到了六萬。”
“為了更方便調遣,本王決定,大軍一分為三。”蕭思摩站起身來,威嚴的目光掃視全場。
沉聲說道:“本王親領陰山兵馬和葛邏祿騎兵,作為中軍力量。”
陰山兵馬包括蕭思摩最嫡系的六院部兵馬五千人,其他部落兵馬三千人。
乃蠻戰俘軍一萬人,以及伊犁葛邏祿騎兵兩千人。
中軍的實際兵力為兩萬人。
“金州副都督李驍麾下兵馬,及北海軍為左路軍。”
“金州都督蕭凜撻麾下兵馬,及大漠軍為右路軍。”
“七河諸部兵馬,一分為二,分別加入左右兩軍,聽候調遣。”
此話一出,東都軍的基本結構便是形成了。
左中右三軍。
李驍麾下四千五百人,加北海軍的四千人,以及五千七河軍,共計一萬三千五百人,為左路軍。
蕭凜撻麾下兩千五百人,加大漠軍五千人,以及五千七河軍,共計一萬兩千五百人,為右路軍。
左中右三軍,共計四萬六千余人。
對于此時的西域來說,這已經是一股非常龐大的軍事力量了。
就算是當初西遼的立國時期,耶律大石麾下的兵馬也不過四五萬人左右。
所以,如此強盛的東都大軍,讓眾多將領信心十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