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爺子隨手撿起一塊普通鐵料,與新鐵塊相互敲擊。
只聽“當”的一聲脆響,普通鐵料上赫然磕出一個小坑,而新鐵塊卻僅僅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跡。
“這……普通鐵塊與之相比,簡直天壤之別。”李三枝激動得的說道。
老爺子和三爺爺亦是笑容滿面,他們太清楚鋼鐵的力量了。
有了優質的鋼鐵,無論是軍事力量的提升,還是農業生產的改善,都將如虎添翼。
“這幾日,咱們在旁邊再建幾座高爐。”
李驍望著旁邊的空地,目光堅定,輕聲說道:“爺爺,三爺爺,往后這兒就托付給你們了。”
三爺爺拍著胸膛,一臉堅定地說道:“放心,大龍,我們哥幾個雖說年紀大了,上不了戰場打仗,但煉鐵這點事兒,還是能辦好的。”
“三爺爺老當益壯,我自然信得過。”李驍笑著回應。
隨后又鄭重叮囑道:“煉鐵的方法務必保密,只能傳授給咱們自家人。”
在任何時候,核心技術都必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,否則,一旦被他國學了去,必將后患無窮。
“放心吧,我們心里有數。”老爺子神情嚴肅,重重地點了點頭。
隨后,李驍又往高爐里重新裝填了原料,讓其繼續運轉煉鐵。
爐子一旦點燃,最好持續燒制,日夜不停,否則冷熱不均,極易引發炸爐危險。
“大龍,你去休息吧!我在這兒守著火就行。”
此時,天色已晚,老爺子等人已回帳篷休息,李三枝主動請纓留下看火。
李驍也未推辭,畢竟下半夜三爺爺會來換班。
不過,臨走之際,他突然想起一件事:“三叔,有沒有想過改個名字?”
關于名字的事情,李驍已經忍了很久了。
雖說古代士族起名講究規矩,可像李家這般普通人家,起名往往隨意得很。
幾乎都是想到什么就叫什么,連個像樣的字輩都沒有。
多數人家甚至直接按數字排序,諸如李大、李二,又或是重八、重九之類。
李驍的高祖是個粗人,沒什么文化,也沒留下字輩,導致李家起名雜亂無章。
可現如今,李家身份今非昔比,以后或許還會走的更高,名字方面確實該改改了。
“改名字?”
李三枝一臉茫然,這個名字他都叫了快三十年,真要改,還真有些不太習慣。
但轉念一想,又不禁心動起來。
“大龍,俺早就瞧出你不是一般人。”
“用那戲文里的話說,你就是文曲星、武曲星轉世,來給咱們李家帶來富貴的。”
“往后李家就你來當家作主,你說咋辦就咋辦。”
“況且,誰不想有個好聽點的名字啊,只可惜你二爺沒那本事。”
李三枝嘿嘿一笑,眼巴巴地望著李驍。
他就覺得,李驍給他自己取的那個名字挺好的。
“驍勇善戰”之意。
如今整個北疆,誰人不知李驍之名?
他不求能有李驍那般威名遠揚,但換個名字,起碼聽起來不像個土包子。
“行,這事我和爺爺商量商量。咱們李家,也該定個字輩了。”李驍點頭應道。
其實,對于李三枝的新名字,李驍心中已有了主意。
取個諧音字。
志。
志向遠大。
到時候中間再加個輩分,就更完美了。
第二日,李驍拿著剛產出的鐵塊,來到山谷另一側。
李驍之所以選定這座山谷作為兵械加工坊,除了其位置隱蔽、谷內地形平坦外,最重要的是曳咥河從山谷之中橫穿而過。
這段時間,李驍已在河邊建造了十幾輛水車。
湍急的水流奔騰而下,帶動著水車巨大的木質輪盤緩緩轉動,
又通過巧妙設計的轉輪裝置,水車將水流的動力傳輸到河邊的落錘上。
落錘高高揚起,隨后帶著千鈞之力重重落下,如此往復,形成了一座高效的水力打鐵工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