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陳沖雖然是營田司正使,但畢竟是個文官。”
“若有人犯上作亂,緊急時刻,不必請示,即刻鎮壓。”李驍沉聲說道。
“遵命!”
李大山重重的點頭說道。
一萬三千軍戶才剛剛抵達大漠,所產出的糧食恐怕都沒辦法滿足自己,所以那一萬多名回鶻戰俘耕種的糧食,就格外重要了。
金州憑空多了數萬張嘴,需要大量的糧食供給。
與這十三名千戶說完之后,李驍便是離開了大帳,在營中接見了所有的百戶,都尉和什戶。
這些人都是金州軍的基層軍官,是金州軍的骨架。
李驍對這些人的重視程度,甚至還要高于那些千戶。
當著所有人的面,李驍宣布:“不久后,河西軍校會招收第二批學生。”
“本都會根據你們以往在戰爭中的表現,擬定一份名單。”
“接到命令的人,可以去河西堡進行學習。”
“本都親自教導。”
聽到李驍的話,這些軍官們頓時心動了起來。
他們都聽說過河西軍校,是李驍在金州建立了一所軍事學堂。
由李驍親自擔任校長。
雖然他們很多人都是大老粗,名字都不會寫,更不愿意去學習。
但若是去河西軍校,意義可就不一樣了。
算是進修,而且還與李驍有了一段香火情。
今后有機會的話,肯定是河西軍校的學生優先提拔。
明白了這一點之后,即便是大字不識一個人,都想去金州學習了。
隨后,李驍與這些百戶,都尉、什戶們一一進行交談。
記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。
……
伴隨著這十三個千戶軍的建立,李驍對他們的軍隊編制,也進行了略微的調整。
原本的金州軍,十個人為一什,十什為一個百戶,十個百戶為一個千戶,每個千戶一千人。
這樣的模式雖然很簡單,但是這種大編制的指揮,非常考驗長官的個人能力。
不是所有人都能將十支隊伍,指揮明白的。
而且這種扁平化的管理,也會導致下層軍官缺乏足夠的上升渠道。
十個人爭奪一個位置,難度可想而知。
長時間得不到晉升,肯定會影響到下層軍官的積極性。
于是,李驍對軍制度進行了改革,增加了一層管理。
都尉。
十人為一什,五個什為一隊,設置一個都尉,同時都尉還會兼任什長的位置。
四隊為一個百戶,每個百戶兩百人。
五個百戶為一個千戶,每個千戶還是一千人。
目前,李驍也只是在大漠的這十三個千戶軍中進行了實驗。
若是沒什么問題,李驍準備對整個金州軍進行改革。
畢竟有了這兩萬多戶百姓,金州的體系已經相當龐大了。
必須要進行多層次管理。
……
第二天,李驍率領五百白甲軍離開了大漠,返回金州。
至于大部隊,則是在十天前便動身了。
因為隊伍中有大量的百姓,路程遠,腳程慢,所以李驍快馬加鞭,趕到金州的時候,這些人也才剛剛抵達不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