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都督,張大人顧都督求見。”
“讓他們進來。”李驍淡聲說道。
隨后,顧自忠和張興華兩人走了進來,行禮道:“拜見大都督!”
李驍的書房乃是正堂布局,進門后左轉便能看到一張書桌放在中堂偏后位置。
桌子前面是兩排椅子。
在李驍的示意下,兩人一左一右坐在桌子下首。
“我們北疆乃是化外蠻夷之地,讀過書的人不多。”
“論及學識,你們二位也屬佼佼者之列。”李驍命人為他們上茶后說道。
兩人瞬間謙虛的搖頭。
“不敢!”
“屬下不過是微末學識,不敢班門弄斧。”
不是兩人謙虛,而是他們知道李驍的本事。
在外人看來,李驍身為金州大都督,整日舞刀弄槍,又出生于金州的豪強家族。
即便是上過學堂,但成就定然有限。
也就是比真正的蠻夷強那么一點。
但只有接觸過李驍才知道。
他不僅僅是武藝強悍,驍勇善戰,更兼學識非凡。
四書五經都是有所涉獵,古今大事都有很深的見解。
真把李驍當成了文盲,那才是笑話呢。
“謙虛的話不必多說,今天叫你們來只為了兩件事情。”
李驍輕輕擺手,站起身來,走到門前,目光望向東都城的天空。
沉聲說道:“經過了此次戰亂,東都百姓十不存一。”
“商人不敢再來,本地牧民的孤兒寡母,也都帶著家當去了山中避難。”
“想要恢復東都之前的盛況,非一日之功。”
“所以本都決定,將北疆的治所從東都遷往金州。”
“你們二位看待如何?”
李驍轉過頭來,目光淡淡的瞧著兩人。
說實話,顧自忠兩人也被李驍的這個想法驚訝到了。
但仔細想想,又是必然的結果。
東都雖好,但是李驍的根基不在此地。
而且金州與東都之間橫亙著一座低矮山脈。
反觀東都與七河之間,則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。
若是遭遇西方敵人突襲,東都根本無險可守。
隔著一座山脈的金州,更是來不及增援。
所以,李驍想遷都也是情理之中。
當然,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東都的地理位置偏向西方,不利于對西夏和草原的戰略威懾。
“東都雖然破敗,可若全力經營,一年之內也能恢復元氣。”
“不過,金州也是一個好地方,唯一的欠缺便是人口。”
“可將東都的部分牧民遷移至金州。”
顧自忠先抑后揚說道。
接連戰敗了王廷軍和康里聯軍的李驍,在北疆的威望已經不亞于當初的蕭思摩了。
他決定的事情,沒有充足理由的話,其他人恐怕是難以改變的。
李驍決定遷都,這件事情便完成了一半。
剩下一半就是兩人來此的意義了。
完善遷都的具體實施計劃。
“金州的牧民也可遷移部分至東都甚至是七河。”
“如此方可讓北疆各州不再局限于民族部落的隔閡,更加一統。”
“至于北疆的人口補充~”
李驍說著,目光望向張興華,淡淡道:“夏國是個好地方。”
北疆的人口還是太少了,尤其是漢族人口比重已經不足一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