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一個能單殺十三個敵軍的猛人。
“俺知道你們想要這些銀子,但是得靠你們自己去拼。”黃大泉將銀子又收了起來。
繼續說道:“北疆軍中,從不克扣戰功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。”
“誰敢克扣戰功,貪墨軍資,大都護絕饒不了他,砍頭都是輕的。”
“而且若是能殺敵一人,你們就不再是奴隸,能成為北疆的自由民,能夠從大都護府租賃田地,只需要每年向大都護府繳納兩成租子和兩成田稅,剩下的都是你們自己的。”
“若是你們能像俺一樣,殺敵超過三人,便能直接成為北疆軍戶,到手二十畝耕地。”
“以后殺的敵人越多,獎賞的耕地和銀子也就越多。”
“除了這二十多兩銀子,大都護還賞賜給了俺兩個娘們呢。”
“總之一句話,在北疆,只要你們敢打敢拼,娘們、銀子和田地,要多少就有多少。”
聽到黃大泉的話,這些士兵們更加心動了,每個人的臉龐上都不禁露出向往的神采。
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,都是無地的農民,只能租種田主、官員們的耕地。
每年的田租最低也有四成,普遍都是五成,若是遇見那些黑了心的蛆,六七成也是可能的。
除了田租之外,還要繳納官府的人頭稅。
總得下來,尋常百姓辛苦一年,最后根本落不下多少糧食,很多時候都在饑餓的邊緣徘徊。
而在北疆,無論是軍戶的私田還是大都護府的公田,都需要繳納賦稅兩成糧食。
不過北疆取消了人頭稅,變成了田稅。
擁有私田的軍戶們只需要繳納田稅便可,而若是租種公田,則還需要繳納兩成的租金。
但相比較來說,百姓們的待遇要比在西夏管理下,好了太多。
最后能落下六成的糧食。
只要勤奮干活,足夠一家人不挨餓了。
若是在戰場上敢打敢拼,憑借繳獲和戰功賞賜,絕對能過上田主般的好日子。
想到那一幕,這些戰俘們全都難掩激動之色,相互之間討論起來,幻想著未來。
而這般景象也在甘州城外的更多戰俘營中上演。
李驍將這些士兵原有的編制全部打散,編成十人一隊。
從最初被俘虜的黑水軍和敦煌軍中,挑選出表現良好,思想方面積極向北疆軍靠攏的士兵,擔任戰俘們的什戶和副什戶。
任命北疆士兵為都尉、百戶、千戶等中高級軍官。
如此一來,一支以北疆將士為軍官骨干,以西夏戰俘兵為基礎組建的庫里新軍,將會正式成型。
共計五萬多人,清一色的步兵,分成了六個萬戶。
每個萬戶都有八、九千人,使用的都是原本西夏軍隊的武器。
“這場戰爭過后,我們北疆又要出現一個新的階層了。”金帳之中,看著庫里軍各部呈上來的奏報,李驍輕聲呢喃說道。
平民!
因為這五萬多戰俘中,只有精銳者才能成為軍戶,大部分士兵恐怕都不具備這個條件。
所以,李驍給了他們一個機會,成為平民。
除了軍田之外,北疆的耕地是不允許私有的。
平民想要生存,除了立功當上軍戶,分得軍田之外,就只能租種大都護府的公田。
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過度的土地兼并,將大部分土地都握在大都護府手中。
如此一來,北疆的社會階層便會初步形成三級結構。
鎮兵、平民和奴隸。
但階級并非固定,是上下打通的。
奴隸想要立功成為平民就需要斬殺一個敵人,平民想要成為鎮兵,則需要斬殺三名敵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