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4章三子兩女,克烈汗庭淪陷
李驍給孩子們取名向來分得清楚,正名由他來定,小名則放權給他們的母親。
就像這個剛降生的孩子,唆魯合貼尼給取的小名是“蒙哥”。
在草原語里有著“永恒、吉祥、健康”的美好寓意。
而他的大名,李驍早已想好,定為李世暉。
‘暉’字同‘輝’,既象征著光輝、輝煌,也有太陽旁邊余光之意,寄托著他對孩子的期許。
就在蒙哥出生后沒多久,另一側房間里也傳來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。
一名回鶻侍女快步走出來匯報,臉上的神情似乎略有些失望。
“啟稟大都護,夫人生了位小娘子。”
此時房間中,在聽到是個女兒的瞬間,塔吉古麗和阿速古麗臉上的失望顯而易見。
如今高昌國已不復存在,她們姐妹失去了最大的后盾,本想著能生個兒子,好讓自己在大都護府里更穩固地立足。
沒成想竟是個女兒,心中的失落難以掩飾。
塔吉古麗都哭了,只能不斷的告訴妹妹要爭氣,必須盡快懷上孩子,生個兒子才行。
但李驍卻沒有絲毫失望,他如今已有三子一女,再多一個女兒也很不錯。
于是,他高興地大手一揮,宣布給參與兩位夫人接生的所有人員都予以厚賞。
同時,給剛出生的次女取名為李如月。
至此,李驍已有了三子二女。
嫡長子金刀,名為李世昭。
長女李令月。
次子長弓,李世暄。
三子蒙哥,李世暉。
次女李如月。
再加上二丫和蕭燕燕肚子里正在孕育的孩子,李家的子嗣愈發興旺。
又是一年冬天。
龍城的街巷積起了厚雪,檐下的冰棱結得有半尺長,寒風卷著雪沫子呼嘯而過。
這一年之中,北疆軍休養生息,沒發動大的戰爭。
唯有甘肅、北海等地偶有零星戰事,也都是北疆軍向外擴張的小打小鬧。
交給各地將領便是,贏了嘉獎、敗了懲罰,用不著李驍太過于費神,畢竟他可不是微操大師。
這一日,李驍在書房里翻看著甘肅巡撫張興華的奏折。
張興華詳細匯報了這一年的工作:帶領軍民復耕屯田,勸說逃入山中的百姓下山分田定居。
羅猛率第四鎮兵馬三次出關,從河西劫掠回不少人口、糧食和財富。
甘肅的人口已從去年的二十萬恢復到三十萬,土地復耕率達八成,能向北疆輸送至少三十萬石糧食。
這些數字背后,是北疆日益厚實的家底。
看的李驍滿意的點頭:“不錯。”
雖然他一直在實行‘西部大開發’的戰略,將中原的百姓向北疆遷移。
但北疆的底子終歸還是太淺了。
僅僅是甘肅一地的產出,便能抵得上整個北疆的三分之一了。
直到看到最后幾句,他的目光才沉了沉。
張興華在奏折里提及,宋國使團已抵達武威城,意圖與北疆結盟,共圖金國,詢問該如何處置。
“宋國使團”李驍呢喃著,手指輕輕敲打著案幾。
他心里清楚,再有一年,宋國就要發動北伐。
若是北疆能在西北牽制金國兵力,宋國的北伐定會事半功倍,難怪他們急于結盟。
可結盟這事兒,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好處。
李驍指尖在“共圖金國”四個字上頓了頓,眸子里閃過一絲算計。
北疆如今雖勢頭正好,卻也犯不著為宋國的北伐當先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