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以和為貴克夷門風云
克夷門。
夏國軍隊占據著狹窄要道,依托險峻山勢嚴密布防,箭矢與滾石在山道兩側隨時待命,將北疆軍牢牢擋在賀蘭山以北。
而在對面的戈壁灘涂上,一望無際的北疆軍營連綿鋪開。
赤色與黃底白邊的兩種日月戰旗在風中獵獵飄蕩,昭示著北疆軍的赫赫威勢。
就在歇戰期間,一支車隊緩緩駛離克夷門山道,向著北疆大營而去。
這正是金國使團的車隊,護衛們全都穿著金國士兵的黑色鐵甲,腰間佩刀,神情肅穆。
剛到戈壁灘不久,一隊赤甲騎兵便包圍過來,手中長槍斜指,殺氣騰騰。
“什么人”
金國使團護衛統領勒住馬韁,面不改色地大聲喝道:“此乃大金國皇帝陛下特使,鳳翔路副總管楊如松大人。”
“快去通稟你北疆主事之人前來迎接。”
北疆探騎都尉催馬上前,冷冷的瞥了一眼那輛馬車,沉聲喝道:“我等奉北疆第二鎮都統、西州將軍令,前來迎接金國使者。”
“請!”
話語雖客氣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強硬。
隨后,使團在北疆探騎的“護送”下,緩緩向著大營方向而去。
本以為在營門外會見到李東江的親自迎接,可是沒有想到只見到了一名千戶。
而且對方的態度還十分囂張:“使團所有人等,全部下馬、下車,交出所有兵器,步行進入大營。”
“混賬!”
護衛統領勃然大怒,猛地按在刀柄上:“我家大人乃大金國鳳翔路副總管,奉天子之命而來,你們竟敢如此無禮”
營門千戶眼神一凜,身后的北疆士兵瞬間握緊了手中的長槍:“此乃北疆軍大營規矩,無論是誰,概莫能外!”
護衛統領怒視著千戶:“副總管大人身份尊貴,能來你北疆軍營,已是天大的恩惠,豈容爾等如此輕慢!”
“在北疆大營,只有軍規,沒有尊卑。”
營門千戶寸步不讓:“要么按規矩來,要么就滾回去。”
“別說區區一個副總管了,就算是金國王爺做使者,我北疆也不是沒殺過。”
還是前兩年,金國想要讓北疆臣服,派遣了一個宗室王爺出使北疆,當時正巧遇見北疆征戰河西走廊。
那個家伙嘴巴太臭,被李驍留下了一身肥肉,只將腦袋送回了金國。
此事令金國上下引以為恥,所以提起此事,更令金國統領狂怒。
雙方劍拔弩張,氣氛瞬間凝固,仿佛隨時都會拔刀相向。
就在這時,馬車中響起一道低沉的聲音:“罷了,我等不是來打架的,萬事以和為貴。”
話音落下,車簾被掀開,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走了出來。
他體型瘦弱,穿著一身石青色的圓領窄袖袍服,腰間系著玉帶,領口與袖口繡著暗金色的紋樣,頭戴展腳幞頭,雖不張揚,卻透著一股官員的威儀。
此人正是金國鳳翔路副總管,楊如松。
不久前,北疆軍南下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中都,金國君臣無不震驚。
他們實在沒有想到,漠北的戰爭竟結束得如此之快,王罕、鐵木真難道都已敗亡
金國君臣立刻意識到了形勢的嚴重性,決定必須插手夏國的戰爭,絕不能讓北疆軍如意。
在歷史上,鐵木真攻打西夏時,金國作壁上觀,只因在他們眼中,鐵木真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草原小首領,成不了大事。
即便給其十年時間,也威脅不到金國的安全,甚至可能遵循草原民族的慣性再次分裂。
所以,金國放任西夏被攻擊,甚至巴不得西夏與蒙古兩敗俱傷。
但北疆卻截然不同,北疆源自西遼,曾經乃是女真部落的宗主國,更是華夏北方大地的統治者。
在金國人看來,蒙古人最多只是劫掠一番便走,而北疆卻是足以威脅到金國對中原的統治。
更何況,北疆的高層并非草原蠻子,而是一群正兒八經的漢人,這對金國而言,威脅更是非同小可。
于是,金國君臣當機立斷,絕不能放任北疆消滅夏國。
可北疆動作迅速,金國根本來不及派遣軍隊,只能先行派出使團前來拖延時間。
為節省時間,朝廷甚至來不及從中都派遣使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