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之前我們一直與大同府范家有合作,此次可以多聯系兩家商號,用興慶府中的錢財,購買金國的糧食。”
而比起向漠北運送糧食,送往興慶府一帶要便捷得多。
從大同出發,向西四百里便是黃河,利用船運,一次能運送更多糧食,成本也相對較低。
“金國人不管嗎?”有將領道。
張石頭解釋:“大同府商人唯利是圖,只要給足價錢,他們定然愿意冒險。”
“而且可以讓他們打著運送糧食到西平府的旗號,只要糧食過了黃河,自然就是咱們說了算。”
李驍微微點頭,此計可行,不過他卻另有打算,金國走私來的糧食,最好還是送去漠北。
其他將領也紛紛建言獻策。
“我們還可以劫掠城外的那些富戶們。”
“咱們之前一直在攻打城池,沒工夫搭理他們,現在是時候請算了。”
“沒錯,夏國國庫的糧食所剩無幾,但那些為富不仁的田主們,家中地窖里定然藏著不少糧食。”
“他們平日里盤剝百姓,如今拿他們的糧食接濟戰俘,也算是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了!”
這話一出,不少將領紛紛附和,覺得這是個快速解決糧食短缺的好辦法。
聽著這些建議,李驍準備三管齊下。
劫掠城外富戶田主,收繳他們的土地變為公田,將所存糧食全部收繳,用以度過興慶府的此次糧荒。
其二,甘肅和金國走私來的糧食,不直接送來興慶府,而是在沿途設置糧站。
告訴百姓,想要吃糧,那便遷移去甘肅,去漠北。
到了那里,不僅能夠遲到糧食,而且還會分土地,分草場。
每戶只需要繳納四成的租稅,剩下的都是他們自己的。
李驍最終的目的,還是移民。
將西夏的百姓遷移去北疆,解決漠北漢民數量不足的問題。
不過馬上便是冬季來臨,年前只能向甘肅和漠北各自遷移一批百姓了,余下的只能明年繼續。
李驍打算,至少要向漠北遷移六萬戶漢民,填充草原,使其與草原牧民的數量達到平衡。
徹底將漠北收入華夏固有疆域。
接下來的日子,北疆軍各部四處出擊,劫掠各地田主富戶。
而留在興慶府的部隊,則是對這些戰俘進行改編。
……
高泰寺,乃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下令修建的皇家寺院,坐落于興慶府東十五里的黃河岸邊。
寺廟殿宇高大,飛檐斗拱氣宇恢宏,香火鼎盛,是西夏當之無愧的佛門中心。
這一日,一名年輕和尚跌跌撞撞沖進寺門,臉上滿是驚惶,大聲喊道:“城破了,城破了!北疆蠻子攻破皇城了!”
眾和尚聞言,全都大驚失色:“什么?”
“佛祖啊~”
一名老僧癱坐在蒲團上,雙手合十不停顫抖:“我大夏百年基業,怎就落得如此下場……”
“陛下呢?有沒有事?”
恐慌如瘟疫般在寺內蔓延。
有和尚臉色慘白地嚷嚷:“北疆人都是地獄里爬出來的惡魔,聽說他們無惡不作,連剛出生的娃娃都不放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