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國北伐的消息,很快傳到了興慶府。
皇宮的議事大廳內,氣氛卻凝重如寒鐵。
廳中央的沙盤上,西夏全境與金國南部疆域的山川河流清晰可見,插著黃、黑、白、紅四色小旗。
黃旗代表北疆軍,黑旗代表金軍,白旗代表夏國殘余勢力,紅旗則是代表宋國北伐軍。
李驍身著玄色勁裝,站在沙盤前,目光銳利如鷹,掃過廳內肅立的將領們。
“剛收到錦衣衛從宋國傳來的消息。”
李驍拿起一根木桿,指向沙盤上宋國與金國的邊境線:“宋國皇帝已下旨北伐,分三路出兵,眼下初期戰果已傳回來不少。”
“東路郭倪部,八萬大軍從揚州出發,已拿下泗州。”
李驍手中木桿指向泗州的位置:“金軍守將完顏阿魯帶戰死,宿州外圍的金軍也已潰敗,宋軍正乘勝追擊,逼近宿州城。”
“中路皇甫斌部,五萬大軍從廬州出兵,壽春的金軍不戰而退,濠州已被宋軍包圍,破城只是時間問題。”
“西路吳曦部,六萬大軍從興州北上,雖未拿下秦州,卻也牽制了金軍西路的主力,讓金軍無法東調支援兩淮。”
隨著李驍的話語,廳內將領們的驚訝漸漸轉為興奮。
金軍被宋國牽制,對北疆而言,無疑是天賜良機。
“大都護,宋軍這是幫咱們牽制了金軍主力啊!”
第一鎮萬戶李東水忍不住開口,語氣激動:“此時不趁機拿下西平府,更待何時?”
“四叔所言極是。”
李驍點頭,眼中閃過一絲冷光:“宋國北伐,金軍必然會將主力調往南方,與夏國邊境沿線的防務定會空虛。”
“夏國殘余勢力盤踞西平府,李安全那廝還想著火中取栗,如今便是徹底消滅他們的最佳時機。”
他拿起木桿,指向西平府的位置:“李純祐遷都西平府之后,雖匆忙從河東各地征召了五萬余兵士,卻多是老弱殘兵,且軍心渙散。”
“此前錦衣衛傳來消息,西平府糧荒已起,百姓怨聲載道,不少士兵甚至偷偷逃往我北疆境內和金國,這樣的軍隊,不堪一擊。”
“傳本都令!”
李驍猛地提高聲音,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:“第一鎮、第二鎮大軍,即刻從興慶府出發,東渡黃河,直逼西平府。”
“第四鎮大軍,東渡柔狼山,與我北疆主力合圍河東夏軍。”
廳內將領們齊聲領命:“屬下遵命!”
“記住。”
李驍目光掃過眾人,語氣嚴肅:“此次攻打西平府,務必速戰速決。”
“宋國北伐雖初期取勝,卻也隱患重重,郭倪好大喜功,吳曦野心勃勃,史彌遠等老臣又心存疑慮,宋軍內部并非鐵板一塊。”
“咱們既要利用宋金交戰的時機消滅夏國,也要警惕宋軍驟然戰敗,金國趁機北上,不可掉以輕心。”
反正李驍對宋軍的能力不抱任何希望,自岳飛冤死之后,哪還有軍漢愿意為宋國賣命?
都是得過且過。
況且,前世吳曦投降金國,這一世恐怕還會發生。
李驍甚至提前告知了宋國,勸說他們不要使用吳曦為西路軍統帥。
但是奈何,宋國朝廷根本不信李驍這個外人的話。
認為其在西北,怎能了解宋國內部之事?
歷史還是回歸了正軌,李驍對宋國也更加不抱希望了。
不聽就不聽吧!
榨干最后的價值,扔進歷史的垃圾堆。
“遵命。”
議事結束后,將領們快步離開大廳,各自返回軍營調兵遣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