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指著山道兩側的箭塔和拒馬:“步兵依托山勢放箭,重甲騎兵堵著路口,咱們沖上去就是活靶子,傷亡肯定小不了。”
李東江點頭,忽然問道:“從夏州到延安府,除了延綏道,是不是還有條秦直道?”
“都統是說那條秦朝舊路?”
拔里阿剌立刻反應過來,微微點頭道:“都統英明。”
“末將認為值得一試。”
從夏州去往延安府方向,主要有兩條路可走。
延綏道,主要是沿著無定河谷行軍,水源充足,地形相對平坦,也是大多數人選擇的道路,正是此刻兩軍行走的這條路。
而除此之外,還有一條秦朝時期修建的通往河套地區的直道,只不過年久失修,多有損壞。
而且還是沿著山脊和高地邊緣修建,人煙稀少,不利于水源和糧食補充。
而且在暴雨天氣還有可能出現泥濘、滑坡等困難。
屬于備用路線。
不過戰爭哪有不冒險的,有的走就不錯了,哪有挑挑揀揀的資格?
李東江語氣斬釘截鐵:“傳令莫軍所部,命其不必與我軍主力匯合。”
“走西邊的秦直道,繞道殺牛嶺后方,斷其糧草,抄了金軍后路。”
他頓了頓,又補充道:“咱們在這兒繼續和金軍對峙,多派輕騎去山道前試探,讓他們以為咱們要正面強攻,把注意力都吸引過來,給莫軍爭取時間。”
“遵命!”
“嗚嗚嗚嗚~”
又休整一日過后,殺牛嶺北方大地上響起了急促的號角。
李東江拔出腰間的騎兵刀,向前一揮,北疆軍的進攻正式開始。
最先沖鋒的是庫里軍的戰俘們。
他們穿著原本夏軍的布衣或者簡陋皮甲,手里攥著生銹的長矛,身前頂著簡陋的木盾,在督戰隊的呵斥下,朝著殺牛嶺的山道緩緩推進。
“快點!磨蹭什么?”
督戰隊士兵手持弓弩,箭尖直指戰俘的后背:“誰要是敢退一步,或者想投敵,不僅你要死,在夏州的家人也別想活。”
戰俘們臉色慘白,腳步沉重。
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,可當他們靠近山道時,金軍的箭雨瞬間襲來,不少人應聲倒地。
有幾名戰俘見狀,干脆扔掉武器,朝著金軍大喊:“我們投降!別射箭!”
雖然北疆軍承諾給他們分田分女人,只需繳納四成的租稅便可,但現在啥都沒落到手呢,卻被推到前線當炮灰。
誰都不想死,分田分女人固然好,但眼前得先保命。
可金軍也不敢貿然相信他們,生怕中了反間計,前線將領也沒時間甄別,只能繼續放箭。
那些試圖投降的戰俘,要么死在金軍箭下,要么死在北疆督戰隊箭下,也有死在同伴手中。
畢竟庫里軍的規矩是:“一人敢逃,全什皆斬。”
當然也有一些投降成功的,人心各異,誰也沒有辦法強求。
前線的戰報很快傳到完顏合達手中。
“總管,那些夏軍都是些被迫沖鋒,人心渙散,不足為懼。”
副將興奮地說道:“真正能打的,還是那些穿赤色甲胄的北疆精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