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兵立刻上前,拖拽著使者往外走。
不多時,親兵來報,他們用盡了手段,使者透露,西平府夏國舊部叛亂的消息屬實。
完顏綱冷笑一聲,對著堂下眾將高聲道:“北疆人的胃口太大,妄圖鯨吞天下,如今終于是嘗到了貪婪的惡果。”
“后院起火,糧草不濟,此乃我大金反擊的天賜良機。”
“傳令下去,全軍備戰,三日后誓師北伐,定要將北疆軍趕出關中,收復所有失地。”
“北伐!北伐!”
眾將齊聲吶喊,士氣高漲到了極點,此前被北疆軍壓制的郁氣,此刻盡數化作了復仇的怒火。
三日后,金軍兵分兩路,浩浩蕩蕩地朝著渭河進發。
東路軍以夾谷沙寧為主帥,率領四萬步騎從渭南北上。
西路軍則由完顏綱親自統領,六萬大軍從長安城北出發,跨越渭河,直取咸陽。
望著麾下十萬大軍,完顏綱心中滿是豪情。
他堅信,憑借大金鐵騎的戰斗力,定能一舉擊潰北疆軍,扭轉關中戰局,更能趁勢收服河套甚至是河西走廊,將夏國的地盤一起納入大金的統治之下。
……
咸陽城外的金帳內,李驍正手持錦衣衛傳來的密報,看到“金國于中都發現冀州鼎”的字樣,嘴角勾起一抹嗤笑。
“女真蠻子倒是學聰明了,知道用九鼎造勢了。”
他將密報扔在案上,語氣中滿是不屑:“正好,日后我北疆軍攻入中都,便將這所謂的‘九鼎’全部收入囊中,湊齊一套,屆時問鼎天下,更能證明我北疆才是華夏正統。”
一旁的親衛百戶張雄,忍不住附和道:“大都護英明!”
“屆時九鼎歸北疆,天下百姓定會知曉天命所歸。”
李驍不置可否,又拿起另一份奏報,關中已有大概一萬多戶百姓“自愿”遷往靈州。
看到這則消息,他緊繃的眉頭終于舒展,眼中露出滿意之色。
“關中人口稠密,本就該向靈州、漠北這些邊荒之地移民。”
“只有讓百姓在邊荒扎根,開墾土地,才能將這些地方變成華夏的固有領土,成為我北疆的基本盤。”
“不過,一萬戶還遠遠不夠,待平定關中,就算是花費十年之功,也要再遷個十萬、二十萬戶過去。”
疆域的穩固不僅靠武力,更靠百姓的定居與開發。
只要邊荒之地有了足夠的人口,有了農田與村落,才能真正成為北疆的根基,再也不用擔心被其他勢力奪走。
就在李驍思索移民規劃時,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,一名探騎來到帳中:“大都護。”
“金軍……金軍準備進攻咸陽了。”
“十萬大軍將于兩日后越過渭河,分東西兩路而來。”
“東路夾谷沙寧率領四萬步騎從渭南出發,西路完顏綱親自領兵,由長安北上,目標正是咸陽。”
“哦?終于來了?”
李驍眼中閃過一絲精光,非但沒有絲毫慌亂,反而笑出聲來:“魚兒總算上鉤了,我還以為完顏綱這老狐貍要在長安龜縮到冬天呢!”
李驍最擔心的,就是金軍死守長安。
因為長安城高大堅固,就算是神威大炮想要轟破城墻,也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。
城中還有六七萬兵力,其中一半都是與宋軍在大散關血戰過的金軍精銳,戰斗力極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