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都是宋廷自己作的。”李驍冷聲搖頭。
宋廷猜忌將領、克扣軍餉,久而久之,士兵們自然只認錢不認朝廷。
李驍雖改變了韓侂胄的命運,讓宋廷不至于立刻投降金國,可終究沒能改變宋國的腐朽本質。
爛泥扶不上墻。
不過好在李驍的努力還是有用的,若不是韓侂胄還在堅持抵抗,兩國已經開始議和。
沒有了宋國的威脅,金國派來關中的援軍恐怕就不是三萬,而是十萬了。”
吐槽歸吐槽,現實的困境仍需面對。
李驍調轉馬頭,朝著傷兵營的方向而去:“走,去看看傷兵。”
傷兵營設在一處廢棄的村落里,帳篷連綿成片,空氣中彌漫著草藥與膿血的味道。
醫護兵們正忙碌地為傷兵處理傷口,有的在熬煮草藥,有的在為傷兵包扎。
他們手中拿著用大蒜提煉出的金玉散,涂抹在傷口上以防感染,再用干凈的繃帶將傷口裹緊。
看到李驍到來,一些輕傷的傷兵們紛紛掙扎著想要起身行禮,卻被李驍抬手按住:“都躺著吧,好好養傷。”
他走到一名斷了胳膊的士兵身邊,親自接過大夫手中的金玉散和繃帶,親自為士兵包扎:“疼就說一聲,別忍著。”
士兵眼中泛起淚光,哽咽道:“大都護,俺不疼。”
“只要能跟著大都護打仗,俺就算斷了胳膊也值。”
李驍心中一暖,看向士兵沉聲說道:“你是個好兵,更是我北疆的勇士。”
“好好養傷,北疆還需要你。”
“本都不會虧待每一個曾為北疆流過血、出過力的勇士。”
李驍在傷兵營中待了一天,親自為傷兵們治療,讓傷兵們切實感受到了來自大都護的關懷與恩情。
看著這些傷兵,李驍卻也愈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。
接連兩場高強度大戰,北疆軍雖重創了關中金軍,可自身傷亡也超過了五千人,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。
他們東征兩年,無數人升了職,也發了財,但精神和肉體上的疲憊卻不是簡單能緩解的。
金國能調動源源不斷的軍隊支援關中,可北疆卻不行。
一是路途遙遠,兵員與糧草調動困難。
二是北疆剛打下夏國,尚未完全消化,靈州等地還沒能徹底轉化為后方,戰爭成本極高。
面對這些現實困難,李驍也不得不做出妥協。
“該回家了。”
李驍輕聲喃喃,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,也帶著幾分釋然。
這一次,終歸還是沒能徹底打下完整的關中。
“先守住慶陽、咸陽等地,消化關中的戰果,等把靈州變成穩固的后方,再回來與金國一決高下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