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師旦先是恭維道:“羅將軍鎮守伏羌,屢次挫敗金軍,威震懾關中,實在令人欽佩。”
……
“本官在大宋便久聞北疆軍戰力強悍,今日一見,果然名不虛傳。”
聽著蘇師旦這些恭維的話,羅猛淡淡一笑,不卑不亢地回應:“大都護將西路交給本將,本將也只是全力而為罷了。”
“比起大都護在關中的叱吒風云,本將還差得遠。”
話題很快轉到戰局上,當蘇師旦從羅猛口中得知,北疆軍已消滅十萬關中金軍,兵臨渭河北岸,包圍長安城時,頓時震驚得站起身來,眼中滿是難以置信。
“羅將軍所言當真?北疆軍竟已取得如此大勝?”
“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。”
“有北疆軍如此神勇,何愁金賊不滅。”
他連忙再次恭維,語氣中多了幾分真切的敬畏。
此前他雖知曉北疆軍獲勝,卻沒想到戰果如此輝煌。
羅猛看著蘇師旦的反應,淡淡一笑,緩緩問道:“宋使遠道而來,一路辛苦,不知此次前來關中,可有要事?”
蘇師旦定了定神,收起笑容,神色嚴肅地說道:“實不相瞞,此次前來,是奉陛下與相爺之命,與北疆結成兄弟之盟。”
“金賊無道,對我大宋犯下滔天罪行,靖康之恥至今難忘。”
“對北疆亦是步步緊逼,妄圖吞并北疆之地。”
……
“我大宋愿與北疆永結兄弟之國,共同對抗金賊,絕不能放任金賊繼續為禍天下。”
這番話雖冠冕堂皇,卻難掩宋國的窘迫處境。
盡管金軍從中原戰場調派了不少兵力支援關中,但剩下的軍隊依舊兇猛。
宋軍在中原節節敗退,金軍已逼近長江,臨安危在旦夕。
宋國朝堂上,議和的呼聲越來越高,就連韓侂胄也難以支撐,中原戰場的接連失敗,讓宋國早已沒了繼續作戰的底氣,只能選擇議和。
可金國對宋國的議和條件極為苛刻,不僅要求宋國自稱“侄國”,割讓長江以北的所有土地,還堅持要韓侂胄的腦袋。
宋國單獨與金國談判,根本沒有議價的余地,因此只能來求北疆。
意圖借助北疆在關中的大勝之勢,壓迫金國,讓金國在議和時降低條件。
無論是繼續協同抗金,還是與金國休戰,都不能讓宋國獨自承受損失。
羅猛并非莽夫,早已學會縱觀天下局勢,對宋國當前的窘境也多有了解。
只是點頭道:“貴國的心意,本將已知曉。”
“此事關乎宋國與北疆的聯盟,我需將此事稟報大都護,由大都護定奪。”
“蘇使臣一路辛苦,先在營中歇息。”
蘇師旦連忙起身道謝:“多謝羅將軍。”
“若能促成大宋與北疆的深度聯盟,共抗金賊,我大宋必將與北疆萬世修好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