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清晨,起床號剛一響起,帳篷里便立刻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。
學生們嚴格按照【內務條例】的標準,在一刻鐘內飛速完成所有流程:整理著裝、床鋪,將個人物品擺放整齊,清掃帳內衛生,務必做到干凈整潔。
整理完畢后,便是繞河谷的晨跑。
第一期的三百多名學生列著整齊的隊伍,邁著統一的步伐,口中喊著“忠誠于大秦,誓死護北疆”的口號,聲音在山谷中回蕩。
晨跑結束,依舊是列隊宣讀【秦王啟示錄】,面對李驍的巨幅畫像,少年們的聲音比往日更響亮,眼神也更堅定。
而到了晚上,熄燈號響起后,帳篷里瞬間安靜下來,所有人都乖乖躺在床上,不許說話,更不許嬉戲打鬧。
教官們會不定時在各個帳篷外巡查,一旦發現有人違反紀律,輕則罰站,重則直接開除,沒人敢拿自己的未來冒險。
學堂的生活緊張、枯燥,卻又異常有序,像一座精密的鐘表,每個環節都運轉得絲毫不差。
直到這一日,學生們被分批叫到營寨的空地上,最前面站著幾名手持剪刀和剃刀的人,學堂要給所有人剪發。
北疆軍中對發型本無強制要求,畢竟將士們來自不同地方、不同族群,有的習慣蓄長發,有的則喜歡光頭。
可在武備學堂,根據【內務條例】規定,所有學生必須剪短頭發。
長發在軍營里是累贅,夏天戴頭盔悶熱,容易捂出爛瘡;不戴頭盔騎馬,風一吹就擋視線。
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日常訓練,士兵們根本沒時間和條件去打理頭發,時間長了便容易滋生跳蚤,傳播疾病。
剪了短寸頭,干凈、利落,還能減少傷病。
所以,武備學堂的學生清一色的剪成了后世軍隊般的短寸頭。
這也是李驍以身作則,帶動起來的風潮。
而此刻,學生們剪頭,無疑預示著最終的考核要來了。
三日后清晨,所有學生都被召集到營寨廣場上。
他們列成十個整齊的方陣,橫平豎直,每個人都背手跨立,腰桿挺得筆直。
整個廣場鴉雀無聲,只有風吹過旗幟的獵獵聲。
片刻后,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從廣場入口傳來,總教官帶著幾名學堂教官走上前臺。
而在他們身邊,還跟著幾名身穿黃底紅邊甲胄的年輕將領。
那鮮亮的甲胄顏色,學生們一眼就認了出來他們的身份。
“是大王身邊的武衛軍。”陳牧之心中暗自說道。
學生們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,目光緊緊盯著那幾名武衛軍將領。
根據他們胸前的標記判斷,地位最高的是一名百戶,其他幾人都是都尉。
總教官趙烈站在臺前,目光掃過逐個方陣,聲音洪亮道:“今日召集大家,只為明日的實戰考核。”
“我身邊這幾位,是大王派來的考核監督官,負責見證你們的考核成果。”
“這位是武衛軍李書榮百戶,接下來由他為大家講話!”
李書榮比陳牧之等人大不了幾歲,但畢竟是經歷過關中血戰的人,舉手投足之間,都透著一股沉穩的軍人氣質。
他看著臺下的學生們,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:“大王一直很重視武備學堂的學生,時常問起你們的訓練情況。”
“知道你們要參加實戰考核,特意讓我帶來了五百斤餃子,今晚讓大家好好吃一頓,慶祝你們的畢業。”
“哇!餃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