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0章梧桐棲鳳
奠基儀式簡單而高效。
沒有冗長的講話,沒有哨的布置。
何雨柱、小滿、陳勝與edb的李sir共同執起系著紅綢的鐵鍬,為黃河半導體新加坡基地鏟下了第一鍬土。
泥土翻開的瞬間,標志著這120英畝的土地,將承載起黃河系未來在尖端科技領域的雄心。
“何先生,喬女士,期待貴司在此大展宏圖。”李sir的笑容真誠而充滿期待。
“一定不負所望。”何雨柱點頭回應。
儀式結束,何雨柱一行馬不停蹄地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(n)。
在李sir和校方代表的陪同下,他們參觀了電子工程系和材料科學系的實驗室。
何雨柱重點詢問了課程設置、研究方向以及畢業生的流向。
“n和ntu的學生基礎扎實,國際視野開闊,思維活躍,是很好的研發后備力量。”何雨水在一旁低聲向何雨柱介紹她了解到的情況,王思毓也補充了一些法律和商業管理方面優秀學生的情況。
何雨柱不時點頭,與校方探討了未來設立獎學金、聯合研究項目的初步意向。
傍晚,在預定的酒店會議室里,何雨柱見到了剛剛抵達新加坡的皮特森博士及其核心團隊成員。
沒有客套寒暄,會議直接切入主題。
何雨柱站在黑板前,用清晰的線條勾勒出黃河半導體的藍圖:“這里,裕廊東,將是我們黃河第一個半導體研發中心,覆蓋材料、制程、設計。皮特森博士,你的團隊是基石后面你要挑起擔子啊。”
皮特森博士正色道:“何先生,技術路線圖我們已經有了初步構想。新加坡的環境和支持力度讓我們有信心。人才是關鍵,我們需要持續引進頂尖人才。”
“人才引進、聯合實驗室、人才培養計劃,這些edb和兩所大學都非常支持,也是我們下一階段的重點。”小滿接口道,將白天溝通的成果納入規劃,“陳勝會常駐此地,負責基建落地和初期運營協調,研發由皮特森博士全權主導。”
會議務實而高效,明確了近期目標、資源需求和各自職責。
皮特森團隊對未來充滿希望,應該是對新老板的實力和公司的企業文化充滿希望,仙童的失敗讓他們看透了很多東西。
會議結束,已是華燈初上。
何雨柱和小滿終于有了一點私人時間,與何雨水、王思毓在一家安靜的本地餐館共進晚餐。
餐桌上沒有談論復雜的商業和技術,只有家常的關心和輕松的笑語。
何雨柱詢問了妹妹們在新加坡的學習和生活細節,聽她們分享校園里的趣事和成長的煩惱。
溫馨的氛圍持續到晚餐結束,何雨柱讓人把兩個妹妹送回學校,他和小滿則是返回酒店。
次日清晨,何雨柱和小滿在樟宜機場與前來送行的陳勝告別。
“這邊就交給你了,阿勝,有事隨時聯系香江。”何雨柱叮囑道。
“放心,老板。”陳勝鄭重點頭。
新加坡之行給了何雨柱一些啟發,回來后他又召集黃河集團的高層開了個會。
這次就沒讓何大清和史斌、白毅峰參加了,會議室內何雨柱坐在主位,洪浪、顧元亨、咸興堯、許大茂、小滿幾人分座兩側。
會議的議題只有兩個字‘人才’。
然后
“各位都說說吧。”何雨柱道。
咸興堯先開了口:“老板,本地人才我現在沒什么說的,但是引進的我確實有點想說的。我們廠里幾個從本子買斷技術時跟過來的工程師算頂尖了,但畢竟語言習慣、研究思路不同,磨合需要時間。后續擴產和新研發項目鋪開,人才缺口會很大。光靠指引進人才是不可行的,周期長,成本高,也不一定契合我們黃河的企業文化。”
“興堯說到點子上了,你們誰還有補充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