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以后,誰敢讓知春改嫁,就是村里的罪人。
沒錯!就是這樣!
梁里正和四太奶、六太爺等格外的高興,這輩子他們都沒見過村里本家有誰家得到過這般榮譽。
他們商量著開了祠堂,特意跟老祖宗上香稟報了一番。女人不能進祠堂,但他們還是讓許知春在祠堂門口行了禮,這份榮耀村子里別的女人可沒有。
女人們可都羨慕得不得了。
許知春雖然不覺得有什么榮耀的,但是大家都覺得好榮耀、然后好羨慕,她也配合的表現得恭敬而虔誠。
入鄉隨俗。
理應如此。
大家伙兒本來還以為村里將來會沾梁明軒的光呢,沒想到啊,現在提前沾了許知春的光了。
這叔嫂倆,真是一個比一個強啊。
“幸虧沒改嫁。”
“可不!”
許知春沒想到盧縣令如此誠信,這下她可安心了,盧大人的親筆題字到手,在青山縣的地界兒上,真正的千金不換。
紀嬤嬤還說了,盧大人已經將打谷機、風車、水碓這三件套上報了朝廷,工部那邊已經收到東西了,賞賜再過一兩個月就能下來。
雖說出自民間的東西工部不見得太在意,但大人極力申請,三百兩銀子的賞肯定能有的。
許知春連連表示謝意。
發自內心的。
她運氣好,若本縣父母官不是盧大人這樣的,她得不到這般好處!
盧大人先前賞過三百兩了,朝廷再賞三百兩,她算是發了個很大的財了。
每天做小生意,幾百銀子也不是那么好賺的。
楊明叔家的房舍修葺妥當,內外煥然一新,曾小鵑過門的日子也定下了。
再嫁由自身,曾老爺曾夫人即便想干預也有限,曾小鵑執意要改嫁,除非他們派人強行將曾小鵑押回去,否則斷斷阻止不了。
曾小鵑掛著曾家女的名頭,不能不回曾家說了一聲。
曾夫人著人打聽了一番,得知她要嫁的是個比婁家還不如的破落戶,嗤笑不屑,與曾明珠母女倆好一通嘲笑。
笑話曾小鵑這算什么?破罐子破摔?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更深的火坑!
兩人生怕被曾老爺知道了會反對曾小鵑改嫁,很有默契的都沒有提及這回事兒。
一個本就嫁出去的庶女再嫁而已,跟曾家有什么關系?她愛怎么樣怎么樣。
曾家毫無動靜,曾小鵑反而放了心。
互不打擾,歲月靜好。
甚好。
良辰吉日,曾小鵑開開心心的過門,嫁給了楊明,擺了兩桌席面,只請德高望重之輩和親近之人吃了頓飯。
雖然沒有大操大辦,但是得到了大家真摯的祝福,賓主盡歡。
雖是再婚,平日里怎么過先不說,洞房花燭夜總不能辜負了,不然也不吉利啊。
曾小燕本想帶喬兒回家過幾夜,許知春笑著主動攬過了這事兒,“還是讓喬兒跟著我吧,正好做個伴。”
喬兒同她們都很熟了,許知春溫溫柔柔的哄著她跟她走,她便也開開心心的去了。
梁三嬸、珠兒小嬸等忍不住暗暗嘆息:明朗若是還在,知春當了娘,一定會是個極好的娘,可惜了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