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9章捐糧
覆巢之下無完卵,青山縣就算眼下情形勉強比周邊縣城要好一點兒,若是再這么下去,遲早也會變得跟他們一樣。
盧縣令不得不召集了本縣大戶鄉紳、大商富賈一起商量對策。
說是商量對策,但所有人心知肚明對策只有一策,那就是捐糧。
按如今的情況,捐錢都沒有用,必須得是捐糧。
糧食、面粉、雜糧、以及其他能果腹的東西都可以,比如土豆、紅薯等。
還有三個月左右便可秋收,但三個月,近百天,每一天都是煎熬。
不要說百天了,斷頓三天人都過不下去啊。
如今,一粒糧食都沒有辦法從外地運進來了。
盧縣令簡單的將目前的狀況說了一遍,揉揉額頭疲憊道:“說的不好聽點兒,大家都是一條藤上的螞蚱,民以食為天,百姓們倘若吃不上飯,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的,衙門里就那么點兒人手,萬一真的發生點兒什么,本官也未必顧得上、管的了,諸位切莫因小失大呀。”
“況且,諸位身為一方名望之家,造福一方,也是為子孫后人積攢陰德,大好事。”
“當然,本官也不會讓各位白白付出,待事情過去,本官對各位定會有所補償。”
大家伙兒一聲不吭,面面相覷,誰也不肯做那出頭鳥。
先不說秋收的時候會不會有變數,比如官府強行加稅,就說玉昌王與朝廷這一戰,誰知道會打到什么時候?攥在手里的糧食自然越多越保險。
雖說朝廷占有天下、實力雄厚,可玉昌王盡占湖廣之地,聽說蜀中一大半也在他的掌控之下,現在揮師北上,河南、安徽各有城池落入了他的手中,可謂是一路高歌猛進、風頭正盛,大家如今就算對朝廷更有信心,也很難相信朝廷在短時間內能夠將這叛亂徹底平定。
盧縣令見沒人說話,便又道: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,不妨都說說吧。咱們群策群力、勠力同心,總要把眼前這一關安安穩穩的度過了才是。”
盧縣令的目光慢慢的一一掃過,在座眾人目光躲閃,但也不敢一直不回應盧縣令的話,否則惹怒了盧縣令,不用等以后了,現在就會倒霉。
盧縣令脾氣好不代表沒有脾氣。
他始終是個官。
“是是是,大人說的是。”
“大人說得有理呵呵.”
“我等聽大人的,大人說怎樣就怎樣。”
“對對對,我們家也很樂意出一份力。”
“應該的、應該的嘛.”
“小民斗膽,不知大人有沒有什么消息,朝廷什么時候能將反王滅掉啊?這總歸有點兒消息吧?”
有人大著膽子試探著問出了這個問題,大家七嘴八舌紛紛跟進。
“是啊是啊,大人應當有最新的消息吧?”
“皇上英明,朝廷那么多將軍和士兵,平叛應當不難吧?”
“朝廷肯定已經有了周全的平叛計劃對不對?大人應當也知曉一些吧,能不能告訴我們?”
“是啊大人,草民們知道了也好心里有數啊。”
“可不呢。”
“如今日日煎熬,草民們也是心焦啊。”
“求大人了!”
“.”
盧大人一陣頭痛。
就算他有消息渠道,現在也徹底與京城那邊斷了聯系啊,他上哪兒知曉去?
再說了,戰場上的事兒,瞬息萬變,即便有確切的消息傳來,誰知道等消息傳到他這里的時候會不會前線已經發生了什么變故?
他哪兒敢公開告訴別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