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好,曾小燕隨了一份禮讓曾小鵑幫忙帶了去。
樹倒猢猻散,曾夫人的喪事辦得冷冷清清,從前的故交親朋并沒有去幾個人。
曾小鵑心里感慨不已,她曾經以為這輩子也掙扎不掉、脫不開的噩夢,以為一輩子都會拿捏著她、讓她喘不過氣的嫡母,就這樣消失在這世間了。
從此再也不能威脅她、掌控她。
包括大山似的曾家,也再無法掌控她。
親眼看到曾夫人的棺木,曾小鵑有種徹底松了口氣的感覺。
轉眼到了八月,玉昌王節節敗退,朝廷先前丟失的城池也開始一座一座的收復,玉昌王氣急敗壞、狗急跳墻,開始搜刮擄掠占領區,強抓壯丁充軍,一時間兵荒馬亂、人心惶惶,無數百姓逃亡,流離失所。
西江省嚴防死守,上下一心,那位馮知府奉了玉昌王的命,曾經試圖率兵拿下西江省為玉昌王的大后方增添一塊地盤,但幾番攻打并沒能成功,最終玉昌王不得不放棄。
雖然如此,西江省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,物資匱乏,物價再次上升。
各地募捐的銀錢和糧食不得不互補調配,加上玉昌王為非作歹,難民無數,不少涌入了西江省,越發雪上加霜,大家伙兒的日子都過得相當艱難。
尤其是莊稼接近成熟之際,各村各莊不得不組織村民們日夜輪班防守,防止流民們偷盜糧食。
青山縣情況好一些,隔壁青陽縣情況略糟糕,許知春讓毛管事、何彪頭等雇傭了不少城鎮中百姓巡邏防守,保護產業。
許知春又從空間倉庫里拿出一大批雜糧捐獻了,交給盧縣令與各縣調配。
她不是沒有想過雇傭一些看起來老實信得過的流民守護田莊、上田莊里做事,但還是不太敢,生怕萬一識人不明被人來個里應外合,后果不堪設想。
非常時刻,縱要發善心,首先也得保護好自己。
好在水稻、土豆、紅薯成熟已經近在眼前,熬一熬、撐一撐,很快就可以到秋收的時節了。
安分守己、希望過太平日子的百姓們無不戰戰兢兢,心里祈禱著千萬別亂。
誰也不想天下大亂的余波涉及到自己身邊來。
各種消息滿天飛紛紛揚揚,真假難辨,有的時候讓人感到鼓舞振奮、滿心歡喜,有的時候又不由得忐忑不安。
但大家都有一種預感,這一場戰爭,快要結束了。
終于到了秋收,田地里的莊稼都成熟了,各村各家用比從前快數倍的速度迅速收割莊稼,落袋為安。
手里有了糧食,心里可算是安定不少了。
許知春以及好些鄉紳又捐獻了不少新糧,流落到此的流民們也有了希望,變得安分守己了不少,好些流民還主動找活兒干,受雇于各家。
今年的紅薯、土豆又是大豐收,這總算是個好消息,家家戶戶食物滿倉,喜笑顏開。
大家不由得想起去年,去年這個時候,已經在喜氣洋洋的將土豆、紅薯賣給官府了呢,今年盧縣令雖然說仍然收購,但因為玉昌王還沒有被朝廷剿滅,道路不通,所以還沒有辦法運送出去,縣衙沒有那么大的地方堆放,因此讓村民們自己且保存著,等時機到了再收購。
大家伙兒好不惋惜,紛紛罵起玉昌王來。
沒事兒造什么反啊?真是害死人了!
他一個藩王,一方土皇帝,錦衣玉食、要什么有什么,怎么還不知足呢?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