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除夕這日,許知春和梁明軒叔嫂倆相顧嘆息,都死了心。
本還惦念著一丟丟說不定梁明朗會回來的心終于徹底放下了。
這樣子是不會有奇跡發生了。
許知春婉拒了梁里正邀請他們去家里一塊兒過年的好意,叔嫂倆自己在家過年,今年好歹有秦青嬤嬤和木香陪著,倒也不冷清,春分讓許知春支走回她爹娘那去了。
新年新氣象,一月底的時候,朝廷軍攻破玉昌王老巢,玉昌王闔府焚火自盡的消息傳遍天下,這一場歷經不到一年的叛亂終于徹底落下了帷幕。
百姓們奔走相告,歡欣鼓舞。
尤其是與玉昌王封地接壤的西江省,從官員們到百姓們,無不松了一口氣。
“終于太平啦,阿彌陀佛!”
“是啊是啊,這下子終于不用擔心反王打過來啦,先前我可擔心壞啦,還做噩夢了呢。”
大家一陣哄笑取笑,繼而紛紛感慨,“是啊!”
天下終于恢復太平,老百姓們沒有誰會閑的關心天家兄弟骨肉相殘后續如何,只要不打仗了便好,大家該準備春耕的準備春耕、該賣紅薯土豆的賣紅薯土豆,各地商賈們紛紛開始出門活動,搭上先前的線路。流民們也成群結隊心急返鄉
梁明軒剛過元宵便仍舊回了縣學里,許知春也開始了又一個忙碌的春耕時節。
紅薯、土豆經過了兩年的種植,大家都熟門熟路了,其他的諸如番茄、草莓、雪蓮果等,梁家村的村民們也都有所種植,橫豎夠自家解饞。
三月底,梁明朗派了兩名信得過的親信三連、穆其帶了七八人回鄉,給許知春和梁明軒送了信,順帶接他們進京。
他先前應征,憑著本事和手段便很快嶄露頭角,頻頻立功,入了謝大將軍的眼。若不是有他暗中照拂安排,本村的幾個人也不會全部被調派去了相對安全的后勤上。
他不欲讓村里人知道關于自己太多事兒,因此他們都被調遣去了別的軍營,大家并不在一起。
若不是玉昌王從中作梗,他當時便該獲封。
那時玉昌王風頭正盛,皇上礙于孝道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謝大將軍立了偌大功勞都被編排打擊,何況是他?
因此他與謝大將軍商量之后,索性選擇先回鄉。
謝大將軍可沒閑著,誰也不知道他與皇上暗中都做了些什么,玉昌王越來越張狂,驕傲至極,終于忍耐不住扛起了造反的大旗
如今玉昌王徹底出局,善后事宜一大堆,朝廷官員也免不了經歷一場大調整。梁明朗也封了官職,還不知要在京城待多久,于是便派人來接許知春和弟弟梁明軒。
他哪里舍得與許知春分別太久,況且京城里的好學堂、好先生自然更多,對明軒的前程也有好處。
再有就是,他答應過許氏為她報仇。此事,或許還需要許知春從旁協助。
梁明朗的信中沒有說的太細致,但該說的也都說了,許知春是要去的。
她也不愿意兩地分居太久,會出事兒的。
許氏的仇,她也義不容辭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