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明軒點點頭:“我可以的。”
“趕路辛苦,路上便不要看書了,好好放松放松,咱們不差這點兒時間。”
耽誤這點兒時間不影響考狀元。
梁明軒心里一暖,笑了笑,“好。”
大嫂大哥就是這世上對他最好最好的人,只有他們更關心他這個人,而不是他的功課。
余捕頭余吉再縣城里等著他們,會面之后隨同他們一起進京。
盧縣令馬上就要升任湖州知府,也提出要帶他一起去,余吉婉言謝絕了,三連、穆其給他帶了梁明朗的信,邀請他進京,拜托他以后幫忙照顧梁明軒。
京城里未必就那么太平,梁明朗分身乏術,怕自己無法周全照看弟弟,其他屬下人未必那么盡心,余吉最合適不過。況且,余吉的本事他是知道的。
余吉當然也樂意進京見見世面,也非常樂意照看秀才公,說不定將來秀才公一不留神考了個狀元呢,那時候他也面上有光啊。
于是,他便婉拒了盧縣令,跟許知春和梁明軒進京。
他無親無故單身一人,盧縣令本來以為一說即和,畢竟跟著自己走,知府衙門的捕頭和知縣衙門的捕頭那也是大不同的。
沒想到余捕頭拒絕了。
盧縣令十分惋惜,他這個手下能力不俗,他一向來十分欣賞看重。
以至于盧縣令并非八卦之人也沒忍住問他原因?聽他說來,盧縣令恍然大悟,笑道沒想到他和梁明朗還有這么一層關系,如此也好,京城自然要比湖州更好,明軒這孩子身邊,也的確需要有個人護著。
不知不覺,半個多月過去了,許知春叔嫂倆進入了山東境內,路程已經過了大半。
兩天之后到達濟寧,到時就可以在濟寧碼頭登船,一直行駛進京,也可免去路上車馬之苦了。
梁明朗已經提前備好了大船,足夠他們一行人寬敞入住,船大平穩,只要水面不興波瀾、不碰到極端天氣,也不會暈船。
就算會,許知春也不擔心。
她的倉庫空間里,特效暈車藥暈船藥都有,現代藥劑,效果顯著。
這一路上,許知春每到一地都抓緊時間走走看看、多加打聽,一路上做了無數筆記,心里默默盤算,反復推敲。
她打算選擇合適的地方買地建倉庫,建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生產基地,南貨北運、北貨南運,將這一條線的商路打通。有鐘掌柜、小滿、小安他們具體安排運作,何彪頭他們從前走鏢,如今負責走商隊也未嘗不可,在這方面,兩者大體相通。
本村以及十里八鄉、本縣若有合適的人才,只要他們自己愿意,也不妨納入進來。同鄉的力量更有利于團結,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,有勁一處使未嘗不好。
同鄉同源的天然同盟關系比什么都牢靠。
一邊發展一邊培養人才,空間里有大量物資在開始的時候可以用來打通商路,這可是旁人求也求不來的利器。
有大量可變賣好價錢的貨物做支撐,開創基業開始的本金問題也不必擔憂了。
手里掌握著這么多資源,又有梁明朗的身份倚靠,許知春自然不會放過發展的大好機會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