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維將證據呈交上去之后,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,然后伏地等候發落。
一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決絕模樣。
陸家是前朝景朝時的大世家,后大昭建立之后,陸家為求自保,低調了許多年,直到成為先帝時皇后的姻親,又出了陸既白這個少年才子,方才開始慢慢嶄露頭角。
但到底是時運不濟,重文太子一倒,陸家便被清算了。
此事過去了將近二十年之久,朝中也只剩下幾個老臣記得了,當時陸家被抄家,女眷被發賣,男丁流放,陸既白也早就是個死人了。
有記得陸既白的人,如今再看陸維,倒是回憶起幾分當年陸家六郎的風采。
陸既白是長房嫡長子,在族中行六,從前也是前途大好。
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,何況處置陸家也并非無的放矢,隱約記得是當年陸家侵占土地,欺壓百姓,鬧出了人命被人告發,一連串的查下來,最后抄家流放也是陸家罪有應得。
陸維一副一不知情,二寧愿斷絕關系也絕不與陸家為伍的模樣,雖說是有些不近人情,畢竟血緣天生,大昭又重視孝道,在官府子告父都是要挨板子的,但偏生陸維所求又并不是為己,而是點明了陸既白招惹了仇家,牽連了無辜,他身為陛下的臣子,得陛下賞識點為狀元,因此決不能隱瞞,任憑發落。
既先撇清了跟陸家的關系,又將有人暗中行事滅口的事情搬到了臺面上。
別說是去整個清河村滅口了,就算只是沖著陸維去的,此事上達天聽,也是大事。
同時,也在變相的點出了連坐的弊端。
陸家當年的案子或許已經成了過去式,但陸既白牽扯到一個尚且還活在人世的重文太子,誰都不知道什么時候,再落下一刀,舊事重提,陸維的身份若是那時候再曝光,他必然受牽連。但此時此刻他主動提出此事,既告了狀,又表了忠心,還撇清了關系。
畢竟如陸維這樣,父親拋妻棄子,他甚至都不知道父親叫什么名字,卻要在某一日突然受其牽連,那未免也太冤了。
陸維若只是為自己喊冤,因著父子血緣,倒是落了下乘,但他為清河村的百姓喊冤,反而將自己置之度外,倒是讓誰都無法說他做的不對,反而覺得他大義。
再退一萬步說,當年下令抄了陸家的,是當今皇上。陸維這番真情剖白,既沒有為陸家喊冤,反而盛贊陛下慧眼識珠,因他的才學點了他為狀元,可見陛下是怎樣的心胸開闊,深明大義,簡直是奉承到了陛下的心坎里。
果不其然,皇上聽完陸維的話之后并沒有發怒,反而問道:“青州的折子呢,朕怎么沒有看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