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為了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能分得一口飽飯,自己往往只能半饑半飽地過日子。連工人家庭都尚且如此,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。更為貧困的家庭,甚至到了難以維生的地步,只為了一口吃的,不得不踏上逃荒之路。
陸恒來自二十一世紀,對于這樣的生活情景實在難以想象。此刻他才意識到,為何在廠里獎勵他糧票肉票時,眾多工人都會流露出極度的羨慕和嫉妒情緒。在他人食不果腹之際,他卻能夠綽綽有余,怎會不引發他人艷羨?
“謝主任,那姑娘能做活嗎?”沉思片刻后,陸恒做出了決定。
在這個時代,他無法扭轉乾坤,也無意追求宏大理想。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,接濟一下貧苦大眾,卻是可行之舉。畢竟,在另一個世界中,他的祖上也曾是貧苦出身。
“絕對沒問題!她什么苦都能吃,什么活都能干。”謝主任聽出陸恒有接納之意,立刻打包票,“農村出來的閨女,哪有不能吃苦耐勞的道理。”
“小陸,這事你得想清楚啊!”劉海中在一旁焦急萬分,生怕陸恒一時沖動做出決定,“你能幫一兩個月,還能一直幫下去?再說,按你的條件,不至于非得娶個農村來的丫頭吧。”
圍觀的院里人議論紛紛,有人感嘆當官好,有人則帶著幸災樂禍的態度。然而,卻沒有多少人對那個逃荒而來的姑娘抱以同情之心。
一個年輕女子,若不是在家鄉活不下去,怎會選擇將命運交付未知,冒險爬上火車,奔赴千里之外的陌生之地尋求生存之道。要知道,在通訊基本依賴吼叫的時代,沒有導航,出門如同盲人摸象;沒有手機,親人故土只會成為遙遠的記憶符號,難以取得聯系。身上僅有幾個野菜團子,這位逃荒姑娘鼓足勇氣、孤身闖蕩異鄉的情景,讓人難以想象。
幸好,她幸運地遇到了善良的人們,輾轉被送到了熱心腸的街道辦謝主任手中。否則,只要運氣稍差一點,可能就會陷入某個暗無天日的地方,或是因饑餓寒冷而在無人知曉的角落里悄然離去。
“主任,人你可以帶來。”陸恒略作思考后說,“但我聲明,我不是打算讓她做我媳婦。”
“我只是見她處境艱難,想幫一把,我家正巧要翻修房子,可以讓她幫忙做事,我會付給她工錢,并提供些口糧,至少讓她能活下去。”
聽到這話,謝主任臉上笑容微微僵住。如果不是嫁作媳婦,又能幫多久呢?她原本希望給李秀芝找的是一個長久安穩的生活依靠。
“你能幫她多久?如果只是十天半月,其實意義不大。”她問。
“大概一年時間應該可以。”陸恒并未給出肯定承諾,而是先定下一年期限,“也許到那時國家糧食豐收,大家不再缺糧,再為她謀出路就容易多了。”
最終,謝主任接受了這個暫時的安排,她深知,此前走訪了多家,即使一些年近五十的單身漢也不愿接受。如今也只能顧眼前,先解決李秀芝的落腳問題,至于一年后如何,日后再說。
人群散去后,陸恒推著自行車走向后院,劉海中緊跟其后,詢問道:“主任,你真要收留那個逃荒來的姑娘?”
“家里正好要翻修,總得找人手幫忙,多她一個也不算多,而且還能在我外出時幫著接送雯雯上學,照看家里。”陸恒解釋了自己的考量,這樣一來既能幫助別人,又能在家中添個幫手,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。若是為了照顧孩子特意雇人,反而顯得像是資本家行徑,這在當時并不合適。而現在,雖同樣請人干活,但出發點卻是幫助窮困之人,性質與資本家截然不同,這種行為高尚且值得稱贊。
“嘿,翻修房子還用花錢雇人?光咱們車間,誰家里還沒個閑著的人手?”劉海中插話道,“還有我家那幾個不成器的,隨便一喊就能湊一隊。至于接送雯雯,讓我家那位閑著也是閑著,順帶的事兒。”
陸恒瞥了他一眼,未置可否。讓車間工人無償幫忙,劉海中說得輕巧,但他做不到。勞動換取報酬,這是天經地義之事,怎能讓人白白付出?一旦傳出去,他在軋鋼廠的口碑豈不毀于一旦?而讓劉海中的老伴長期幫忙接送妹妹,欠下這份人情也不是他所愿。
“明天休假,翻修房子可以動工了。”快到家門口時,陸恒看著院內堆積如山的建材,便決定讓劉海中去找些人來開工。“你等會幫我聯系兩個砌磚師傅,另外再找三個打雜的。人選從附近軋鋼廠工人里挑,優先考慮咱們二車間的困難戶。”
“告訴他們,我不會讓他們白辛苦,每人每天一斤糧食,但他們需要自帶三兩糧票。此外,每天供應半斤肉、半條魚,大家一起享用。另外,每人每天還會得到一塊錢現金。”
之所以讓工人們自帶糧票,是因為在糧食定量配給制度下,即便是尋常請客吃飯,客人也需要自帶糧票。陸恒考慮到那些困難家庭本身可能就不夠吃,所以只讓他們自帶三兩糧票,剩下的七兩由他補貼。
“主任,不用這么破費,咱們軋鋼廠工人家屬,管頓飯就成,哪用得著魚肉伺候,更甭提開工錢了。”劉海中一聽這待遇,有些急了,不愿讓陸恒花這筆冤枉錢。
陸恒瞪了他一眼,訓斥道:“我找這些困難戶,本就是想幫他們一把。你以為我是為了省這幾個錢?”劉海中愣了一下,隨即醒悟過來,連忙點頭附和:“還是主任您想得周全,這是在援助困難群眾,是崇高的行為,令人敬佩。”
“行了,你吃完飯就去幫我張羅這件事吧。”
劉海的馬屁早被陸恒聽膩,日復一日的陳詞濫調讓他決定打發他走人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