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長青搖頭道。
他對此制度沒有意見。
因為該制度的目的一直是培養精英官吏。秦國統一之前,靠強大軍事力量可以掠奪其他國家資源支持國內需求;各位官員也可以通過戰斗獲得爵位作為家庭支持來源。然而一統后,一切土地和資源都納入贏氏管理。
失去額外的軍功獎勵后,低階官員靠自己的工資很難供起士子。
統一后,這一制度推廣到全國各地,
如此龐大的花費使得連朝廷都顯得有點吃力。
這也是為什么即便秦朝始終明文禁止私立學室,它們還是屢禁不止。
由于正式學室普通人進不去,并且花費太高。私人教學雖也有費用但相對便宜。
而且,它們僅僅教授識字而不涉足其他學科,例如算術、律法、軍事等等。
這樣的成本確實少了很多。
整體上來說,
這是一個良好的頂層設計,
但在當時這樣一個資源匱乏且學習效率較低的時代,顯然負擔較重。
想到此,
他腦子里突然冒出另一個念頭:紙!
但也僅是瞬間念頭。
一支松煙墨已帶來許多麻煩;若是發明影響巨大的紙,恐怕會引發更多麻煩。
而且,紙的歷史從未真正便宜。
輕嘆一聲后,秦長青拿起毛筆繼續算題。
就在這時,
門外傳來敲門的聲音。
秦長青連忙行禮道:
“晚輩見過長吏。”
嬴政說道:
“不必多禮,我只是來看看。”
說完,
他直接走進了屋里。
秦長青也緊隨其后。
屋內,
嬴政徑自坐在地上,并不在乎環境簡陋。
秦長青則急忙趕到書房,將屋中的火盆移到近前,又從屋內取出一張獸皮毯子遞給長吏。
他說道:
“長吏,此房之前未升火爐,室溫較低,請您先用這獸皮毯子遮蓋一些部位,以防風寒侵體。”
嬴政點了點頭。
他順手接過毛毯,將其搭在腿上,接著問道:“你進入學校已經有段時間了,學習情況怎么樣?”
秦長青答道:“還能跟上,雖然課業繁重,耗費心思,好在我先前學了點基礎知識,能夠適應現在的課程。”
嬴政聽到這里,沉思了一會,然后說:“學校的內容與你的夫子教學有很大不同。夫子主要教的可能是一些諸如禮、音樂和經典文本,但這比我們側重實用性更強的知識。”
“法務官員!”
“這里的教學內容都圍繞著治理實際。”
接著他解釋道:“現在的統一不僅是地域上的統一。當年的商鞅改革設定的‘一’還有三個方面:‘教一’、‘賞一’以及‘刑一’,意味著文化和教育要統一標準,統一獎勵體系以及法律系統,這才能真正意義上的一統。”
他繼續說:“秦國的官員也被稱為法律人員,原因正是秦國立國根基就在法律制度上。”
“自從商鞅變革以來,秦國明確了以法為中心的理念。百年里,我們一直在抑制儒家以及其他思想流派的發展。”
“目的是為了實現文化同一化!我們可以借鑒各家的智慧,但是絕不能讓其他理論成為國家治理核心,否則會造成理念沖突,國家就有崩解的風險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