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人將一切防治疫病事宜談妥后,余九思問了李時源最后一個問題。
“李大夫,這次的疫病,你可有辦法尋到源頭?”
有股擔憂總在他心中縈繞,他從方才開始便在反復思考一個問題——若換成他想陷害現在的自己,需從哪方面入手,才能夠給自己致命一擊?
自是疫病源頭。
若源頭是因他余九思指揮不當而產生的,那此次疫病的責任,便全落在了他一人身上。
如今李時源來了,疫病或能得到有效防治,可若他沒來呢?
結果顯而易見,不是嗎?
——隨著時間的推移,疫病肆虐,患病人數逐日增多,重癥病患逐漸死亡,或許會從一天一具尸體,變成一天十具,甚至一百具,直至堆都堆不下。
尸山。
光是想想,便令人通體生寒。
村民本就在洪澇中死里逃生,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來,若再村民因疫而亡
吉木村和他的下場都只有一個。
余九思霎時感到一陣心悸,“本將不能坐以待斃,如此太過被動。咱們要......想辦法反擊才是。”
李時源自出發之時,便已做好被卷入這場斗爭的準備。
他此次前來不僅是為自己、為同安醫館,也是為了沈大人與永寧伯府。
“郎將,自古大小疫病千百起,其中有源頭記載的不過堪堪幾十例。此事老夫盡力探查,但老夫不敢給你保證一定能尋得出疫病源頭。”
這一要求有些強人所難,余九思自己也知道,但他還是好奇問道:
“此事本將也會盡力協助你,若咱們能找出第一個患病之人,是否就能離真相更近一步?”
在余九思看來,只要能將第一個患病之人找出來,再探查他患病前段時日的行蹤,說不定就能尋到蛛絲馬跡。
可李時源卻并未全然贊同他這一說法。
“郎將有所不知,人的體質不同,患病后的體征也會有所不同。有些人在染病后幾個時辰便會感覺身體不適,可有些人或許需要十天半個月,才會有所感覺,甚至......”
“甚至如何?”余九思問道。
李時源面色沉重,“甚至有一類人,染病后并無明顯身體不適,就連探脈都不能將其探出,若是這種情況......”
他會如此說,也不是沒有依據的,而是《藥王集》中的疫病醫案便對此類事件有所記載。
——疫病肆虐之時,將幾十名無病癥之人分隔開來,再將其分為若干小隊,再交替換隊、縮小小隊人數,便能發現一個很恐怖的結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