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不明的東西就往嘴里放,是對自己不負責的一種行為。
但她不知該如何去斥責那些力工。
對他們來說,那可是肉啊。
天生天養的肉,除卻精力和力氣,不必投入任何成本,便可美餐一頓。
對他們來說,何嘗不是一種誘惑?
在這種誘惑之下,他們還舍得分一只牛蛙給自己......
“罷了。”她接過竹籠,將其放在腳邊,“這只本官會帶給戶部大人。今日午餐之時你問問他們,還有哪些人吃了大蝦蟆,讓他們主動尋戶部解大人記個名,若往后有不適之處,大夫才能對癥下藥。還有其余眾人,讓他們暫且別吃,待朝廷下了定論再說。”
餐頭走后,沈箏看著紙上的字,陷入沉思。
腳邊竹籠動靜窸窣,她不禁在想——牛蛙是被誰帶進大周的?除卻上京以外,其他州府......是不是也有了?
未知使她不適,正思索著,季本昌帶著幾位農師疾步而來,邊走邊喚她:“小沈!”
她還未答話,季本昌又說:“我去府上尋你,門房說你早走了,我就去嘉禾圃將他們一同接了過來。你的信我們都看過了,老曲說那玩意可能會吃其他蝦蟆,對田里的莊稼不利......”
待他走到沈箏面前時,話剛剛說完。
沈箏想過季本昌會來找自己,卻沒想到對方動作會這么快,甚至連幫手都帶來了。
“您和大家先坐。”她戴好手套,把竹籠拿起放在桌上,又取來一根布帶,拴住牛蛙后腿道:“方才力工們正好送來一只,您幾位先看看。別心急,昨夜我抓了幾只回府,觀察了一宿,摸到了一些門道,等會寫完給你們看。”
聽著她有條不紊的安排,季本昌緊繃的心情終于松了半許。
“好,好......那小沈你先寫,我們去旁邊棚子看,不打擾你。”他拎著竹籠,帶著農師們去了隔壁。
......
兩刻鐘后,幾位農師爭得面紅耳赤,口水四濺,禮節全忘。
“蝦蟆是益類!怎可能對莊稼有害!我看你是杯弓蛇影,草木皆兵!”
“見識短淺!如此大的蝦蟆,不是益類,而是異類!”
“老頑固!”
“夠了!”季本昌一把拎起布帶,被拴著后腿的牛蛙吊在半空掙扎,他道:“都先各自想想,看小沈怎么說。”
農師們不再開口,直到沈箏帶著寫好的草紙走了過來。
草紙被交到季本昌手中,足足三頁,每頁都寫滿了小字。
在農師們催促的目光下,季本昌視線快速掃過,挑著重點念道:“......偏愛活物、益蟲,對稻葉上的蚜蟲視而不見。善攪動塘泥,渾濁塘水,不利于其他生物生存。卵團繁多,繁衍快速,放其生長恐成......災患。”
災患......
季本昌瞳孔驟縮,壓下心頭震驚問道:“短短一夜功夫,小沈你......觀察出如此多門道?”
沈箏正色道:“如今水稻還沒抽穗,下官擔憂,夜不能寐,便不由得多想了些。大人,世間萬物相輔相成,此類生靈的習性,往往藏在日常舉動之中。下官以為,此物恐會排擠其他生物,若不及時治理,恐怕今年水稻的收成,都會受其影響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