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百畝良田,陛下這手筆可不小了。
若換作他,當天就搬到田里去,以天為被地為席,睡他個三天三夜。
沈箏眼中浮現出些許迷茫,過會才反應過來。
那日賞賜太多,五百畝地竟被她忘在了腦后。
“下官忙忘了,還沒去看過。多謝大人提醒,下官回府便問問管事。”
雖然她沒親自去,但古嬤嬤辦事利索,應該已經去莊子上打點過了。
季本昌“嗯”了一聲,走了兩步后,突然又覺得心中有些不爽利。
憑什么呀?
那新作物是小沈帶來的,種在嘉禾圃怎么了?用用戶部公田怎么了?
待到收獲之時,都不能叫同安縣“分走了”戶部的作物,而是同安縣“分了作物”給戶部。
這意義能一樣嗎?
想清楚主次關系后,他立即開口:“你差點將本官都給繞迷糊了!”
沈箏一愣,他又說:“那作物本就是你發現的,借嘉禾圃的空地種一種,再分點種子給戶部,合情合理!就種嘉禾圃,不用移栽!小沈你放心,若有誰敢說酸話,本官要他好看!”
他揚起拳頭狠狠攮了一把空氣,沈箏不由得笑了起來。
果然是大樹底下好遮陰,有人托底之時,想怎么折騰都成。
其實,她一開始想帶紅薯苗回同安縣,就是想給同安百姓一個驚喜,帶大家伙見見世面。
就這么說吧。
種高產水稻,同安縣排第一。
種紅薯,同安縣還排第一。
說出去多有面吶?
看著同安百姓臉上的笑,她心頭就舒坦得很。
不過季本昌說得也是,紅薯苗怕經不住遠途折騰,今年只能暫時留在上京了。
待到紅薯秋收之時,再派船來接就是。
正想著,二人身后響起車轱轆聲。
沈箏往街沿移了兩步,便聽一道聲音傳來。
“沈大人!”
聽著這熟悉的聲音,她還沒回頭,便先笑了起來。
馬車車板上,和車夫同坐之人,正是許久未見的梁復。他身著長袍,風塵仆仆,雙眼卻亮得嚇人。
沈箏上前將他扶下了車,剛一站穩,他便朝季本昌行禮道:“下官梁復,見過季大人。”
“梁大人。”季本昌對他有些印象,點頭道:“你們先聊,本官還有事在身,先回衙里了。”
隨著季本昌的身影逐漸走遠,梁復才打開了話匣子。
“上回去你府里尋你,府上人說你去了洄河壩。我本想跟著就去洄河壩,誰料坊中急招,又趕了過去......如此想來,咱們都好一段日子沒見了。”
沈箏上上下下看了他好多眼,才笑道:“您老更矍鑠了,看來這段時間沒白忙活。”
梁復四看一番,低聲道:“坊里把鏡片搗鼓出來了,我今日過來呀,就是送鏡片的。唉,但我說句不好聽的,坊中十個人,都頂不上一個你,搞得我心頭累得很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