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一個死道友不死貧道。
......
重逢的日子總是充滿喜悅。
枕流院被歡聲笑語所覆蓋,熱鬧得不行,當余九思兄妹帶著和梁復和沈行簡到來之時,氣氛更甚,險些掀翻了屋頂。
廚房早早就開始準備晚宴,東南西北各地菜式都有,戌時開宴,為小袁接風洗塵。
小袁坐在沈箏旁邊,自問沒見過這陣仗,舉盞的手激動得直抖。
“我、我敬大家一杯,想說的話都在酒里了!”
觥籌交錯,一晃就到了亥時,小袁和喬老已經喝得雙眼發飄,還一個勁兒地推杯換盞,你敬我我敬你。
喝到最后,二人抱頭痛哭,不約而同地把鼻涕往對方肩膀上擦。
“......”
余時章覺得鞋底有點不舒服,先行離了席,沈箏送他出府后,徑直回了恣意居。
恣意居燈火通明,樹影搖曳,小夜蟲拼了命地往燈罩上撞,卻又無功而返。
華鐸和佩玉幾人正在廊下看書,見她回來,紛紛放下書迎了過來。
沈箏看了眼正廳,問道:“今日拉回來的包裹呢?”
“回大人話,在小庫房。”穆清挽起袖子,上前兩步道:“大人,可要奴婢先除灰?”
“不用。”沈箏搖頭,準備回房拿鑰匙,又道:“穆清,你去一趟枕流院,與南姝他們說一聲,我有事就不過去了。還有,若他們喝得太晚,直接在府中歇下就是,不必想著避嫌。”
若余九思和沈行簡有家室,她肯定不敢說這話,但可惜了,這兩個好像也是個不開竅的,回京這么久都沒點動靜。
穆清領命離去,佩玉蹦蹦跳跳地跟了上去,說要陪她同去。
沈箏回房取了鑰匙過后,換身衣服進了小庫房,點上壁燈,黑暗如潮水般褪去,小庫房全貌映入眼簾。
庫房左側靠里,擺著數排榆木架,上頭放的東西不多,只有之前天子賞的布料首飾與擺件。
而庫房右側,則放著之前余時章送來的喬遷禮,一箱箱一件件,被穆清收拾得很整齊。
沈箏心知,貴重的禮物,在上京權貴間就是硬通貨。
余時章送這些喬遷禮,其實是在給她托底——他擔心她用原來的存貨送禮遭人嘲笑,所以才特地送了這些過來,給她以備不時之需。
片刻后,她收回心神,緩步行至庫房正中,低頭打量。
從同安縣而來的包裹,共有四大包,另有信匣子一個。
據小袁所說,正中那系著紅繩的包裹,裝著臨行前百姓送來的禮物,大多都是腌食。
左側系著綠繩的包裹,是同安商會平日搜羅的小玩意,拿來給她逗樂解悶。
右側系著黃繩的包裹,是縣學、印坊、布莊合送,她猜測,里面估摸是學子作品與布料成衣,這個包裹最大,所以肯定有余時章等人的份兒。
而最后方那系白繩的包裹,則是縣衙眾人的心意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