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人紛紛給他出著主意,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這些年來,他付出的絕不止錢財。
他的信念、他心中供奉著的,那座名為“嘉德伯”的牌坊,正在一點點崩塌,碎成滿地不可收拾的碎片。
他心中的“高風亮節”。
他心中的“文人典范”。
他的精神支柱,竟在一夕之間支離破碎。
“一定是你們編造的,你們憑什么誣陷伯爺!”
情緒大起大落之下,他竟想伸手扯告示。
“你這人干嘛!”
百姓大驚,手忙腳亂攔住他。
“瘋了是不是!這可是朝廷的告示!真是惡鬼迷了心竅,什么事兒都做得出來!”
“你們懂什么!”他掙扎著,袖子被扯破也不管,帶著哭腔吼道:“伯爺親口同我說過,他的每一首詩都要改十遍,每一幅字都要練百遍!你們這些不懂詩文之人,根本不懂伯爺的風骨!”
更不會懂那個冬日,梧桐樹下,伯爺贊他“文筆清奇,假以時日必成大器”時,他是多么的意氣風發。
“假的......全都是假的......”
他目光飄忽,說著說著,竟笑了起來。
百姓嚇得齊齊后退半步。
“趙嵩!”突地,有兩人擠了進來,神色復雜地攙著他道:“走吧......咱還在聽雨軒存了筆墨,今日不取回,便都要被朝廷抄了去。”
筆墨?
趙嵩笑得更大聲了。
他還要那些筆墨作甚。
......
短短半個時辰,布告內容便傳遍了上京大街小巷。
但更令百姓驚訝的是,嘉德伯的罪行,好像還不止“刺殺朝廷命官”這一項。
天光徹底大亮之時,聽雨軒被數十學子圍了起來。
他們頭綁布帶,手舉橫幅,高喊——“嘉德伯沽名釣譽,喪盡天良,還我文章!還我詩詞!還我畫作!”
光是看戲,都將百姓看了個頭昏腦漲。
“什么意思?嘉德伯不僅騙書生們的銀錢,竟還強占他們的文章?”
“我說這人怎么這么能寫詩呢!合著全是搶了人家的東西!書生,書生,你們再好好說說,我們幫你傳出去,免得更多人被蒙在鼓里!”
受害學子們聽話排成一列,一一訴說著自己的遭遇。
“我去年作出《秋江賦》后,求嘉德伯幫我看看,他說此文甚佳,可將我舉薦給翰林院,讓我切莫給旁人看。我乖乖聽了他的話,等了他整整三個月!三個月后.....這篇賦出現在了聽雨軒的詩會上。我找他理論,他卻命人將我趕了出來,還用明年的科舉威脅我.....”
“嘶——”
百姓一邊唏噓,一邊問道下一位:“書生,你呢?”
下一位學子立即舉起手中草紙。
“《青溝曉月》這首詩,描述的是我山中外祖家風貌,他愣說是他家后院,改成了《碧池曉月》!”
百姓嘖嘴,“真夠不要臉的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