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旦沒有他們驚天動地的故事供后人慢慢咀嚼發酵,也沒有寫入各種演繹傳奇中。
作為和平時代的宰相,他更多的處置政務、調解各種關系,他做的事,更多的是人們認為的“理所當然”。
但他的存在,給大宋王朝的官場樹立了一股新風,為官場士大夫階層主人翁意識的覺醒創造了條件,讓之后的朝代涌現一大批優秀人才,王旦也因此被選入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中。
算下年齡,王旦此時不過十來歲,趙德昭也不可能讓他做什么,讓他產生興趣的,是王祐。
他的三個兒子沒有恩蔭,俱是年少通過科舉入了仕途,而三人兄友弟恭、人品貴重,可見王祐的本事。
“二殿下?”竇說見趙德昭突然發起了愣,又喚了一聲道。
“哦,沒事,我只不過聽說他的三個兒子都是好學之人,他們都在太學中嗎?”
“好像就王懿在經義齋,還有兩個,沒聽說!”竇說搖頭道。
“許是年齡還小吧!”趙德昭心下有了主意,朝竇說揮手道:“我今日就先走了,明日是哪位博士上課?”
反正閑著也是閑著,多聽聽課怎么了。
“明日,好像是薛參政,不過是去經義齋。”
“薛居正?”
竇說點頭,“你還來?”
“自然是要來的!”
薛居正也在自己老師備選名單內,雖然講經義。
經義就經義吧,聽聽也無妨!
“殿下,天色也不早了,該回了吧!”甄平在外等著,正是百無聊賴,見自家殿下終于出來了,跺了跺酸麻的雙腳問道。
已是傍晚,夕陽已看不見,西方卻仍舊一片橘色霞光,頭頂掛著一輪圓月,黯淡無光。
“還早,逛逛去!”
甄平叫苦,只盼著殿下可別再去什么瓦舍瞧熱鬧了,要傳進有心人耳中,可不定又要怎么指摘殿下貪玩,停職期間還到處玩鬧了。
甄平跟在趙德昭身后,不久便松了一口氣,還好,殿下這次倒是只朝書畫鋪子里鉆,果然去了太學便不一樣了。
咦,街上怎么一個熟識的人也沒有了?那些個神出鬼沒的御史呢?
應該讓官家知道殿下用功,也好早日解了殿下的禁啊!
趙德昭渾然不知甄平怎么想,他又走進一家名為“榮六郎書鋪”中,隨手拿了一本《抱樸子內篇》翻看。
既然要認老師,書,就必須得讀了,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經》等這些書府中定然有,再看看其它的國學經典罷!
只不過習慣使然,他還是會拿自己感興趣的書來看。
《抱樸子內篇》是對生命、疾病、煉丹養生方術的系統總結,有成仙長生思想的哲學體系,也有關于養生的方法,還有煉丹術,想著還要改進火藥,趙德昭也想從古人的書中再找找靈感。
此時正是人最多的時候,下課的太學學生、下了值的官吏,還有賣完了貨物的商販。
趙德昭選了幾本讓甄平抱著,剛一個轉身,沒看到身后有一人走來,“啪嗒”一聲,那人手中包裹掉在地上,幾本書冊從里面露了出來。
“對不住對不住!”趙德昭忙蹲下身子要撿,甄平哪里能讓殿下做事,上前一步搶著把書冊撿了起來,雙手遞給對面那人。
“沒關系,也是我自個兒不小心!”那人接了書冊,小心得查看一番,見不過落了些灰,這才安心。
趙德昭站在一旁,看清他書冊字跡,驚訝道:“這是你自己抄的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