遼兵沿河布置,重點將兵力部署在西未鑿冰的狹窄岸邊,東在橋頭。
中間一段鑿了冰的,只按時讓兵卒巡邏查看。
東西各有約一千人馬,宋軍若真從這兩處過,一旦廝殺起來,幽州方向過來增援也快。
“這邊很快會被遼兵發現,”趙德昭皺了皺眉頭,朝何承矩問道:“可知道浮橋還有多久能好?”
“至少半個時辰!”何承矩在出發前,特意問了渡口負責此事的李懷忠,得到的答案便是如此,若沒有風雪,還能再快一些。
但風雪雖減慢了他們的速度,也給他們的行動帶來了遮掩,總的來說,利大于弊。
“半個時辰,這邊定然還有巡邏的遼兵前來,再有,這一隊人久久不回,遲早會被發現,在浮橋造好之前,咱們得引開遼兵的注意力。”趙德昭皺著眉頭,看向河面忙碌的身影說道。
“你想如何做?”楊延瑛終于開口。
趙德昭從腰間掏出一個霹靂彈來,說道:“我帶來的十多人,每人都帶了霹靂彈,不多,但要造成騷亂足夠了!”
“這么小一個鐵球,頂什么用?”楊延瑛沒看到過飛鼠,更不知道霹靂彈為何物,眼下看著趙德昭手心的小小一個鐵球,滿臉不相信。
“這次不騙你,是真的頂用!”趙德昭朝楊延瑛笑了笑。
時間緊急,趙德昭說完這話后,便蹲在地上,撿了根樹枝在地上劃了一道,又在兩端點了兩點,“遼軍駐軍千余人,營地不會太大,又都是漢人,換上他們衣裳容易蒙混,你們找機會溜進去,在營帳東南西北各安放一顆霹靂彈,按照順序每隔一刻鐘點燃引爆。”
“注意安全。”趙德昭最后囑咐道。
兩人聽完計劃,眼神中露出興奮來,“可算要用霹靂彈了,就讓遼軍看看咱們大宋的厲害!”
趙德昭笑了笑,指著地上的尸首道:“現成的衣裳,撿能穿的扒了,趕緊去吧!”
“是!”兩人算了算人數,縱然雪地上的尸首不夠,也撿了能穿的扒了幾件,而后朝東西方向疾速奔跑,瞬間消失在了風雪中。
“咱們不去?”楊延瑛見趙德昭沒動靜,忍不住問道。
“放心,在這里一樣能瞧見,況且浮橋這兒總要有人盯著,萬一還有不長眼的來呢!”趙德昭將尸體扔到河中,又用雪掩蓋血跡,從遠處看便沒了打斗的痕跡。
高粱河上有一座石橋,方便涿州和幽州往來,大多數人們會選擇從橋上過。
眼下,橋北不遠處建了一處軍營,營門瞭望塔上士兵縮著脖子,瞄了一眼營地中間的大帳,跺著腳抱怨。
大帳中,耶律奚底并沒有像瞭望臺上的士兵想象得如此這般愜意,雖然,他身穿皮裘,吹不著漫天風雪,也有熱湯熱飯,餓不著冷不著,可他心里卻是苦悶得厲害。
因為丟了涿州,他為了能將功補過,主動請戰駐守橋頭,若是順利阻擊宋軍,多少也能減輕些罪責。
可不知為什么,他心中始終不安,攻下岐溝關和涿州的宋將不按常理行事,這次,宋軍當真會如他們所愿般自投羅網?
耶律奚底不安得在帳中踱步,過了片刻朝外問道:“那幾人回來沒?”
“回將軍,還沒回來!”帳外傳來回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