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午,開封御街。
“燕云回來了!燕云回來了!”
賣炊餅的小販扔下搟面杖,抄起銅鑼沖上街頭,大笑著喊道,街坊們起初還愣著,待聽清喊話,整條街瞬時炸開了鍋。
綢緞莊的伙計把紅布扯出來掛上門楣,酒肆掌柜拍開所有酒壇子,“今日酒水,不要錢!”
樊樓三層臨窗的雅座,一個翰林學士正提筆寫詩,忽聽窗外聲如浪潮,他探頭一看,滿城百姓竟自發涌向皇城方向,有人高舉祖宗牌位,有人捧著陣亡親人的遺物,哭嚎聲,笑聲,鞭炮聲混作一團。
“雪洗雕弓,狼星墜,長城如鐵。抬望眼,薊門煙柳,盡歸漢闕。百戰金戈穿瀚海,三軍血旗遮遼月。慟燕山,十萬舊英魂,今朝雪!幽州鼓,漁陽鉞。盧龍寨,居庸捷。看黃須酋首,跪獻貂玦。玉斧重劃秦代土,鐵衣猶帶胡霜冽。問契丹,可記石郎羞?天威烈!”
翰林一蹴而就,墨汁在紙上暈開
垂拱殿內,因為這一封議和書,所有朝臣都在殿中。
“官家!”樞密承旨李繼隆舉著笏板,大聲道:“契丹人狼子野心,眼下不過是打不過我大宋,所以要休養生息,難道真要給他們時間嗎?臣以為,正該乘勝追擊,一舉蕩平漠北!”
三司使沈義倫搖頭,“可知繼續打要耗費多少糧餉?山后九州在此次戰役中城垣盡毀,流民待哺...”
“那就讓遼人賠!”王祐突然插話,“給歲幣,貢戰馬!”
趙德昭聽了片刻后,站出說道:“打,的確不能再打了,這些年連年征戰,再打下去糧餉艱難,不過議和,也不能讓契丹人這么輕松,臣以為,可準遼國所請,不過得增加三條...”
“增加什么?”趙匡胤問道。
“遼國每年向我大宋貢白銀十萬兩,絹二十萬匹,戰馬一萬匹!”趙德昭說道。
貢銀和絹,是澶淵之盟的條件,但是大宋輸送給遼國,眼下大宋占盡優勢,沒道理他們能要,大宋便要不得。
不要這個錢,難道等他們再兵強馬壯得南下襲宋嗎?
至于要不要得到,或者最后能要到多少,趙德昭覺得也不用太過苛求,畢竟這一戰之后,宋遼重新劃定邊界,遼國喪失的可是八成農耕區,且本來可以薅完顏部和渤海人的羊毛,如今也是不成了。
“好,就這么回復!”趙匡胤點頭,吩咐政事堂幾人照趙德昭所言回復國書。
“我大宋疆域往北推進三百里,防線也要隨之有所調整。你們回去后都想一想該怎么做,散了吧!”
朝臣躬身行禮,趙德昭剛走到宮門后便見到策馬而來的趙德芳,“怎么,你要入宮?”趙德昭上前問道。
趙德芳笑著勒馬停下,“不是,我來找二哥,走,二哥同我去內廷局!”
“看你樣子,是有好事?”趙德昭翻身上馬,邊朝內廷局去邊問道:“是不是他們又鼓搗出什么東西來了?”
“瞞不住二哥,二哥去看了便知道了!”
“那也用不著你親自來,找個人在宮門口等著不就好了!”趙德昭笑著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