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...”有朝臣當即提出疑問,“難道不會讓他們心生反感,若是再叛...”
“若是敢有凡心,滿門抄斬!”蕭討古厲聲道:“這些貴族,本大王自會命人盯緊了,哼,不過本大王還巴不得他們敢叛呢,如此,抄家得來的錢財,倒是能為解我大遼困境了!”
殿中諸人雖不贊同,可眼下的確也沒有更好的辦法。
“另外,遼國鹽場、礦產全部收歸朝廷,完顏部既然已經不是我大遼盟友,那就去搶,咱們不產絹布,搶他們的貂皮來抵,還有塔塔爾部不是一直想要東侵嗎?要不是咱們攔著,他們早就去了,眼下也不用攔了,讓他們去!”
只要在塔塔爾部東侵女真時,他們派出些人馬混著就好,還怕搶不回來什么好東西嗎?
“白銀十萬兩,白銀不夠,就融了宮里這些銀器,在里面摻一些鉛或者其他不值錢的東西進去,還有,多鑄造些劣質銅錢,到時候白銀不夠,就用銅錢付!”蕭討古想著,難不成宋國還能一枚枚驗不成?十萬兩,他們怕是一年也驗不完。
“至于戰馬,”蕭討古又道:“除了去草原上擄掠,另外將三歲母馬、幼馬也都放進去,對了,看看哪個馬場有馬瘟,放幾匹進去!”
宋國只說要戰馬,可什么樣的戰馬可沒有標準,再說了,戰馬自己得了馬瘟,同他們有什么關系呢?
“戰馬減少,讓大遼的士兵們組建駱駝騎兵!”蕭討古補充道。
要說駱駝,比起戰馬來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,它們耐力驚人,可連續行軍數日不飲水,寬大蹄掌不陷流沙,比起戰馬,更適合在戈壁地帶機動作戰,更適應大遼這兒的環境。
且駱駝比戰馬體型更大,沖鋒時如移動城墻,在心理上,對于宋軍更能形成心理壓迫。
“可若是如此,也要往西域去采買駱駝啊!”有大臣搖頭,買駱駝不要錢嗎,況且如今黨項也沒了,原先黨項的城池可都成了宋國的了。
“怎么沒了黨項人,西域就沒地方可以買駱駝了嗎?沒有銀子,就用東西換,人參、貂皮都可以拿來換!”蕭討古道。
“好,這些便按南院大王的話去準備,另外,”有人道:“咱們也不能就這么坐以待斃,今后盡生活在宋人鼻息之下吧!”
“可如今該怎么辦?”有人問道。
“哼,本官看來,完顏部和渤海人,也不能就這么放過了,塔塔爾部去對付完顏部,至于渤海人,那就更簡單了,讓人去散布謠言,就說宋國支持大延琳...或者烏玄明為渤海王,反正哪個都成,讓他們自己斗起來,也離間他們同宋國關系!”
“還有,當初宮里頭不是有不少舞姬嗎?這些女子如今可值錢了,將這些人都去賣了給西域商人,聽聞最多的可換百匹馬,還有,我大遼有不少宋人工匠奴隸,允許他們自贖—”
這邊還沒說完,就聽有人道:“讓他們自贖?那我大遼今后匠造讓誰來?渤海人的手藝可比不上宋人,還有火器得靠他們!”
“本官的意思,允許他們自贖,但卻還是得在我大遼做活,只不過可適當給他們一些工錢,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