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楊業的奏本,二郎可有什么想法?”
垂拱殿偏殿,趙匡胤、趙德昭同趙德芳相對而坐,面前放著御膳房呈上的午膳,剛過了夏至,天氣愈發熱了起來,是以三人面前擺放的多是冷淘面、涼面等清涼消暑的食物。
趙匡胤用的是一碗冷淘配紫蘇飲,柑橘汁和面制成綠色面條,看著都解暑,過冰水后配雞絲、胡蘿卜絲、清涼爽口。
紫蘇飲則是用紫蘇葉烤干沖泡,可祛濕提神,趙德昭覺得若再里頭加點兒牛奶,則便是現代的奶茶了。
趙德芳用的是冰雪涼水,就是用井水冰鎮的米水飯、水晶皂兒及冰鎮雞頭米混合一起,甜滋滋冰冰涼,很是開胃。
趙德昭同樣用的冷淘,外加一份荔枝膏水。
荔枝膏水自然不是荔枝做的,他可不似唐明皇非得為了搏楊貴妃一笑讓人千里送荔枝入京,沒有現代物流,不管是嶺南的荔枝還是巴蜀的荔枝,正常運送都會壞,若要吃新鮮的,則必定會勞民傷財。
荔枝膏水是以烏梅、砂仁等熬煮成膏,再沖水后便能呈現荔枝風味,眼下市井中也是常見。
此刻聽到趙匡胤的問話,趙德昭放下手中的荔枝膏水回道:“山后九州收回后,朝廷便要考慮守城問題,兒臣說句實話,楊業早先在太原時,便同遼國交手多次,對于他們的作戰方式很熟悉,加上如今有城防手冊加筑云州,以及神器局制造的霹靂砲,楊業若留在云州,可謂如虎添翼!”
“其他幾座城呢?二郎可覺得哪個合適駐守?”趙匡胤又問。
趙德昭沒有立即回答這個問題,而是問道:“爹覺得,如今我大宋打下山后九州,該如何部署防范契丹?”
“四郎以為呢?”趙匡胤卻也沒有回答,而是轉頭問向了趙德芳。
趙德芳還拿著碗慢慢喝著糖水,他腦中想的是霹靂砲還要制多少出來?山后九州的就云州分部打造就好,山前七州的怕是得從開封運。
其實,他還有個想法,不若就在太原也辦個分部,開封生產的可借水路朝南邊運去,太原生產的供中原,云州的供山后,如此一來,轉運則更為簡單。
他正思考怎么同官家提,就聽官家問題問到了自己頭上,他頓了頓,而后開口道:“如今我大宋同遼國邊境朝北推進了約有三百里,兒臣以為,自西向東可分為三段,西段便是太行山至燕山山脈,居庸關、古北口還有松亭關這些,依托燕山山脈,可構建山城防御,不讓遼國騎兵通過。”
趙德芳說著,眼神不由自主瞟向趙德昭,見他朝自己點了點頭,似是鼓勵,便多了幾分信心,繼續道:“中部是自燕山至渤海故國一段,兒臣以為,可以幽州為中心,東至薊州,西接紫荊關,形成山前防御。”
“還有一段呢?”趙匡胤點頭問道。
“還有就是東部,便是平洲、營州,在榆關可駐水軍,防止遼軍繞道從渤海登陸。”趙德芳說道。
“四郎有進步...”趙匡胤笑著夸了一句,遂即道:“可山后九州,在遼國手中多少年月,城中有契丹人,有渤海人,還有我漢家子弟,雖朝廷給予紅契,可讓他們選擇離開或者留下,但留下的,有多少是真心,有多少會危害我大宋?”
“爹的意思是...城中還會遼國的細作?”趙德芳問道。
“定是有的!”
“爹,兒臣以為可強制遷徙。”趙德昭突然道:“將河北、山東豪強地主遷至燕云,同時遷部分燕云人口至中原,一來可防止地方勢力坐大,二來,也能想在燕云搞事的人無從下手!”
“是個好主意,正好沈義倫丈量田地一事,查出不少隱匿田地的豪強來,就將其中部分遷過去,朕允他們用中原一畝地換燕云一畝五分,再免他們一年稅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