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務副市長錢少康緩緩說道:“我倒是覺得,沒必要急于增派人手過去,陌生干部去了,還要先熟悉環境,人都沒認全,一時半會也開展不了什么有效的工作,還是要相信曙光區同志們的黨性和原則吧。”
趙睦說道:“不,錢副市長,我不這么看,事實已經證明,曙光區的干部隊伍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,尤其是盤峪口鎮,鎮黨委和鎮政府在整個事件中嚴重不作為,目前已經基本處于癱瘓狀態,這是絕對不能原諒也不能允許的,別總說什么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之類的話,兵熊熊一個,將熊熊一窩,不用點雷霆手段整頓區鎮兩級干部隊伍,即便這件事僥幸過去了,將來也早晚會出大問題!”
“要是這么說的話,那老方就更不合適了,他哪里有什么雷霆手段,只能是撓癢癢,而且還是隔靴搔癢。”組織部長劉萬林說道。
一句話,把大家都給逗笑了。
“老方確實偏軟一些,指望他雷厲風行和大刀闊斧顯然是不現實的,但起個過渡作用,緩解下矛盾還是可以的。”胡青云微笑著說道。
白曉光說道:“我插一句啊,剛才少康同志提出,派去個新人,還要熟悉環境,至少把人都認識全了,大家可能都忘記了吧,老方就是從曙光區出來的呀,在擔任市政府秘書長之前,他可是一直在曙光區委組織部工作啊,對全區的上上下下非常熟悉,雖然離開崗位十多年了,但干部隊伍的整體框架并沒多大變化,真要派他去,至少熟悉工作這塊就可以免了。”
“對啊,你不說我還真忘了,老方曾經當過曙光區的組織部長,對吧?”胡青云問道。
劉萬林嗯了聲:“準確的說,是副部長。”
接下來免不了一番回憶,多少有點跑題,這倒也是開會的常態。
雖然就聽了這么一段,但林海很快就領悟到了爭論背后所蘊含的內容。
事實上,市委常委在每個問題的爭論,都是一次權力的平衡和妥協。曙光區的區委書記邱明遠和區長高長民都是黃嶺人,出了這么大的事,作為黃嶺圈子的領軍人物,白曉光雖然不便當眾為其開脫,但肯定是要提前留好退路的。
不論這場風波以何種方式收場,區鎮兩級政府的領導干部,大概率是要被追責的,在這個節骨眼上,如果安排一個比較強勢的人去,這二位勢必被邊緣化,如果那樣,再想翻身就很難了,而派一個相對溫和些的人去,只是督促和協調,讓這二位在后續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,則在日后的追責時,會起到個加分作用。
從這個角度出發,方秉乾這種老好人當然是最佳人選。而且,從年齡上看,方與邱明遠和高長民相仿,沒準當年都很熟,如此一來,就算白曉光不出面,以方秉乾的為人,也會想盡辦法為這兩位爭取寬大處理的。
而組織部長劉萬林和趙睦的想法就不一樣,這兩位要借這場風波提拔和安排一些自己的親信,之前礙于白曉光的面子,不便打什么主意,現在好不容易抓住了個機會,巴不得趕緊把邱高二人踢出局呢。
至于常務副市長錢少康嘛,他剛剛進入常委,也急需要培養自己的親兵衛隊,只是還顯得小心翼翼,頗有幾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