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天青看著眾人還是一副不太明白的樣子,便順手從桌上拿起一杯清水,又捏了一小撮干茶葉末撒了進去。
“大家看啊,這杯清水就像健康的血液,這些茶葉碎末就好比身體里產生的廢物。”
他解釋道:“一個健康的腎臟,能把這類雜質廢物過濾掉,但已經失去功能的腎臟就做不到了。它會讓這些茶葉一直留在水里,越積越多,最后整杯水都會變質壞掉。”
“而透析這個方法,就是在身體外面模仿腎臟的過濾功能,把血液里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清除出去,同時把真正有用的東西,比如血細胞,蛋白質這些寶貴的成分,好好地留在血液里。”
楚天青說完,順勢看向孫思邈,畢竟在場只有孫思邈可能會稍微懂一些這方面的道理。
但孫思邈卻是緊緊盯著那杯混濁的茶水,腦子里飛快地回想著《黃帝內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里的各種說法,卻發現沒有一條能和眼前這“體外濾血”的法子對上號。
這完全超出了他一生所學的醫學框架,是一種有些顛覆性的續命思路。
他低聲自言自語:“把血引出體外,洗去污穢,再送回去......這......這怎么能不傷及人的根本元氣?”
“孫真人問到了點子上。”
楚天青笑了笑,接著解釋:“確實,按常理說,血液離開身體,人就有生命危險。但透析不是一次性把全身的血都抽出來,而是像細水長流一樣,每次只引導一小部分血流到體外。”
他一邊說,一邊用手指沿著茶杯邊緣慢慢畫了一圈,模擬血液流動的路徑。
“我們可以用一種特制的管子,從手臂的血管里把血慢慢引出來,讓它流過一個人工制造的‘篩子’,把臟東西過濾掉。同時,已經洗干凈的血,會通過另一條管子,同步地輸回身體里。整個過程中,血液的流出和回流是同時進行,保持平衡的,就像在體外建立了一個小的循環回路,并不會讓身體缺血。”
聽到這話,杜如晦忍不住問道。
“就算這樣,血到了外面,難道不會凝固嗎?”
“杜相考慮得很周全,這也正是這種方法的精妙所在。”楚天青繼續解釋。
“為了防止血液在體外凝固,我們會在血流出來的時候,加入非常微量的‘抗凝’藥物,讓它在體外循環時保持流動。這種藥物雖然有風險,但主要會出現在出血這方面,并不會對性命有什么影響,跟尿毒癥的危害比起來,這些小風險自然就不足為慮了。”
張大象此時也是忙不迭的問道:“那......具體到底是個什么原理啊,怎么就能在體外去毒呢?”
這話也是勾起了眾人的好奇心。
見狀楚天青又解釋道。
“我們之前所說的那個篩子,其實是一層特殊的薄膜。薄膜的另一邊流動著一種特制的液體,叫做透析液,透析液的成分是精心調配過的,能像磁鐵吸鐵屑一樣,把血液里的廢物毒素吸過去,同時又能保持血液里必需的礦物質濃度穩定。就是靠它,才能安全有效地把毒素從身體里帶走。”
(薄膜一側是含有毒素的血液,另一側是純凈的透析液。根據滲透的道理,濃度高的物質會自發地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。由于薄膜只允許小分子通過,血液中的毒素小分子,便會因為兩側的濃度差異,自然而然地跑到透析液那一側去,直到兩側濃度趨于平衡。而血液里我們需要的紅細胞、蛋白質等大分子,因為體積龐大,無法通過薄膜關口,便會被安然無恙地留在血液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