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初帶著大伙兒直往里闖:“拜年的來啦!快點兒預備壓歲錢!”
采袖與幾個婆子,正在院里搭鞭炮架子。
見一群丫鬟鬧嚷進來,連忙笑著往正房里頭讓。
梨月她們正要進去,就看見玉墨也帶了好些小丫鬟過來。
一大群人都擠在廊子里,來晚的都進不去正屋,鬧哄哄全都是人。
耳中就聽見七嘴八舌,笑語歡聲的一溜都跪下拜年。
這個就說恭賀新禧,那個就說完事如意。
覃樂瑤正在屋里坐著,忙讓人拿了好些壓歲錢,散與丫鬟們。
待到子時正刻,就走在院中,親手把預備好的煙花都放起來。
先是放黃綠煙兒,氤氳籠罩如同云霞。
再就是瓊盞玉臺與銀蛾金蟬,火絨旋轉的十分巧妙。
然后半空綻放蓮花炮,時緊時慢如同十段錦。
最后便是一丈菊和煙蘭,放出來一樹多高,真如火樹銀花。
一霎時光焰齊明歡鬧陣陣。
梨月她們都堵著耳朵仰著頭,個個歡喜的合不攏嘴。
正放著鞭炮煙花的時候,寧元竣從外頭進來了。
又命小廝抬了幾架大煙火,搭在院中放了一回,熱鬧的要不得。
放過炮仗之后,國公爺就和覃樂瑤在正房里,擺棋局打雙陸守歲。
采初又招呼梨月她們小丫鬟,在別的屋里玩耍說笑。
廂房與倒座屋子里,都是黃銅鎏金三足炭盆,旺旺的燒著紅籮炭。
暖炕也燒得滾熱,鋪著灰鼠皮褥,搭著兩三張炕桌。
瓜子點心蜜餞香茶堆滿春臺,大伙兒一起猜枚抓子兒抽花簽兒。
直熱鬧到四更多天,又放了好些花筒兒響鞭,這才打發眾人散了。
臨走的時候,每人賞蜜餞點心、絨花汗巾兒、金銀錁荷包等。
梨月走出燕宜軒的時候,寧國府的大門已經打開。
府門外擺了全副執事,光是八抬大轎就有三抬,四人抬轎子也是三抬。
轎子都收拾的煥然一新,幾匹高頭大馬也是金轡銀鞍,十分的光鮮奪目。
今日元旦正日,在京的勛貴官員和誥命女眷,都要入宮朝賀。
守歲一夜沒睡,無論是爺們還是太太奶奶們,又要重新梳洗裝扮起來。
梨月她們都愛熱鬧,不顧玩了一夜累的慌,又跑到二門口看儀仗。
一時等到五更天亮,國公爺叔侄都穿朝服,女眷們都是誥命服色。
寧老太君、寧夫人、沈氏坐八抬大轎,二三房太太和覃樂瑤是四人轎子。
眾人在大門口上轎上馬,浩浩蕩蕩的往皇宮里去。
目送主子們入宮朝賀元旦,終于是天光大亮,正月初一拜年的時候了。
梨月她們各自回房回院,遇見人就拜年討賞,也不用講那么多規矩。
回到錦鑫堂廚房院,就先給秦嬤嬤、柳家的、宋嬸子與幾個老婆子拜年。
老婆子們也有給壓歲錢的,也有給手帕頭花的,也有給把響糖的。
梨月拜完年才發現,大伙兒都嗑瓜子歇著,只有孫小玉獨個兒忙活。
大年初一的清早,她滿滿裝了八個食盒,給寧大小姐做早膳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