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童看著杏仁豆腐和紅白相間的山楂梨絲,臉色總算緩和了一些。
蓮蓉當然也不傻,連忙就那湯盅與碟子,盛出來擺進食盒里。
“這個倒還罷,可是小蓮蓉做的?回頭大小姐賞你花翠戴。”
送妙童提著食盒帶人走了,蓮蓉立刻得意洋洋,小嘴都笑歪了。
小砂鍋里剛熬得的山楂酥,加了好些糖霜蜂蜜,酸酸甜甜香氣撲鼻。
她高高興興盛了一碗往嘴里送,小嘴故意吧唧吧唧。
“這個味道正經是不錯,一會兒主子們從宮里回府,給太太和燕宜軒也送些過去。過年的時候雞鴨魚肉吃多了,正要吃些酸甜的才好!”
梨月也盛了一小碗,三口兩口就吃完了。
山楂酥雖好吃,也不能吃太多,要不然肚子里反酸水。
原本以為孫小玉跑去告狀,孫財家的會過來說幾句話。
估計是大年初一忙碌的很,她沒空管女兒的破事兒。
吃了碗山楂酥下肚,梨月就開始餓了。
這都過了午膳時候,入宮朝賀元旦的太太奶奶們,竟然還都沒回來。
廚房里大伙兒等了半天,也不知要不要趕著預備午膳。
宋嬸子命人去尋孫財家的問問,在她屋里也尋不著人。
秦嬤嬤一直是少言寡語,等到現在也犯了幾句嘀咕。
“朝賀元旦的慣例,宴席上只賜飲三杯酒,演奏兩段吉祥雅樂。若沒什么別的事情,老太太、太太奶奶們早就該回府了。”
等來等去沒個消息,眾人將午膳材料預備下,匆忙各自吃了幾口飯。
直等到后晌日頭偏西,府門口才鳴鑼開道,馬匹車轎浩浩蕩蕩入府。
沒多大一會兒,就有小丫鬟飛跑著四散傳話:
“老太太吩咐在鶴壽堂擺宴席,趕著讓府里的家樂戲子出來,就在院里花廳擺一臺小戲。各房各院的太太奶奶連同小姐公子們都要過去家宴,各院的小廚房都不用預備飯食了!”
“出什么喜事了,老太太這么高興?”
明明昨夜祭祖守歲,寧老太君還堵著滿心的氣性。
怎么進宮朝賀一趟,回來就立刻要擺家宴熱鬧起來了?
“誰知道呢?反正老太太已吩咐下來。鶴壽堂那邊都忙活開了,家樂戲子也忙著抬戲服箱籠,一會兒少不得要唱戲熱鬧熱鬧。”
既然不用預備主子們飯食,小廚房里的人自然就閑了。
寧夫人回房換了衣裳,重新梳了頭發,就帶著丫鬟婆子,去鶴壽堂赴宴。
二房三房太太連同沈氏也是如此,都是匆忙更衣跑過去。
連著四位小姐與幾位小公子,也都穿紅掛綠打扮,齊聚在鶴壽堂。
只有寧元竣和他兩位叔叔,在外院花廳里接待往來客人吃酒。
老太太辦家宴擺戲酒,內宅上下都湊熱鬧來了。
梨月這些沒什么差事的,也都跟著跑來,蹭著吃果子聽戲。
待到日落下去,鶴壽堂的正房正廳里,把門與窗隔都卸下去。
屋內門窗框與廊下彩梁上,都掛滿了各色宮樣燈籠,照得比白天還亮。
透明羊角燈,五彩琉璃等,戳紗宮燈,紋繡絲絹燈,都結著彩緞穗子。
寧老太君獨坐在正面矮幾軟榻上,席邊各色鮮花點綴盆景。
東邊一側是寧夫人、二三房太太與沈氏。
西邊一側則是寧家四位小姐與兩位小公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