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以食為天。
皇朝的根基是糧食。
春耕時分,天子都要親耕,為天下做表率。
夏收更是重中之重,若是耽擱了收割,毀了一年的收成,作為“罪魁禍首”,不只是要被問罪,還要遭受文人的口誅筆伐。
陸懷瑾以夏收為借口,絕對占據公理與道德。
樓讓緊抿薄唇,眼神陰冷。
好個陸懷瑾,好生狡詐。
我就不信,若楊睿還在,你也敢拿這樣的說辭去應付他?
分明就是瞧不起我,這才故意為難我!
樓讓的心理,早已扭曲。
即便是正常的官場套路,他也會聯想到自身的殘疾上,并因此而憤懣、怨恨。
內心偏執,樓讓就容易鉆牛角尖,與人溝通的時候,也就很容易尖銳、刻薄。
他全然不顧什么官場規則,直接拿著皇帝來壓人:“陸刺史,河道之事,圣人最為關注。”
“夏收固然重要,可河道亦不能疏忽!”
“陸刺史,抽調一兩成的人丁,總還可以吧。”
他就差直接威脅陸懷瑾:若是因為你的推諉而耽誤了開挖運河,你就是違逆圣人,是罪人!
我要寫折子,向圣人告你的狀!
請圣人治你一個瀆職之罪!!
陸懷瑾:……這是什么品種的愣頭青?
李家知道他這么莽撞、這么蠢嗎?
還有安國公,自己的親弟弟,是個什么貨色,外人不了解,樓謹應該知道啊。
他怎么就能夠輕易的把人放出來?
就不怕給樓家惹禍?
陸懷瑾只是按照規則,稍加推諉,并不是真的不能通融。
但,求人辦事,需要拿出誠意啊。
比如王廩,要找樓家幫忙,就會想方設法的讓樓謹欠自己人情。
還有楊睿,貴為齊王世子,剛剛來到沂州后,也是“禮賢下士”的先去給樓彧“拜壽”!
這不是自甘墮落,而是懂得人情世故。
陸懷瑾自然知道圣人看重運河。
河道之事,也不容懈怠。
可,樓讓卻不能這么的“理直氣壯”啊。
真當“皇命”是萬能的?
知不知道什么叫縣官不如現管?
陸懷瑾險些被氣笑,心底那個“重用蠢貨的人是否也是蠢貨”的猜測,似乎有了答案。
……
王姮還不知道陸伽藍已經被趕出書院,下午,放了學,她便回到了王家莊子。
然后,王姮就見到,一臉溫柔的謝宴之,白皙精致的臉上沾著黑灰,端著一盤子的“草料”來到了她的面前。
“阿玖,這是我親自做的素食,咱們一起吃啊!”
ps:謝謝書城華梨子的打賞,謝謝親們的訂閱、月票,謝謝大家的支持,mua!(╯3╰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