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德妃借刀殺人,妄想來個一石三鳥。
鄭賢妃看似冤枉,也并不無辜。
鄭家的內斗,鄭賢妃是既得利益者,她的父親刻薄族人,引發了禍事,她便應當承受后果。
作為位分高的皇妃,她卻沒有察覺鄭才人的異常,這才讓自己落入被陷害的境地。
整件事中,唯一清白且無辜的人,便是姜貴妃。
她本無意后位,卻被肆意污蔑——
等等,阿姜真的不想當皇后?
那可是天下女子最尊貴的位份,是無數女子心心念念的追求。
圣人不動聲色,卻暗暗將這個疑問記在了心里。
……
皇后停靈二十七天,于欽天監選定了下葬的吉日被送去皇陵安葬。
出殯這一日,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員、外命婦,諸皇子、公主、王爺、宗室,還有眾嬪妃等,全都一身縞素,悲慟痛哭的送葬。
經過近一個月的折騰,哪怕年輕如王姮、王棉,也都被折騰得嗓子干啞、臉色慘白。
瘦了一圈的身形,走路的時候,都有些微的搖晃。
尤其是一雙腿,膝蓋早已青紫、紅腫。
沒辦法,每天都要進宮跪拜、哭靈,還不能作弊,只能“硬”跪。
膝蓋青青紫紫都是輕的,最要命的還是走路發抖。
王姮和王棉、鄭十三等閨蜜相互攙扶,慢慢的跟在送葬的隊伍中。
出了宮,出了京城,這才能上車。
坐上自家的馬車,王姮只覺得自己的兩條腿都要廢了。
她與皇后也算親近,皇后薨了,她確實傷心。
但,折騰了二十多天,身心俱疲,傷心也就變成了麻木。
王姮已經哭不出來,整個人也是呆呆的。
樓彧的情況,不比王姮好太多。
他身為臣子,不只是要哭靈,還要兼顧官署的差事,并看顧小大郎。
小大郎作為皇后的嫡長孫,要服齊衰。
他還年幼,服喪于他而言,絕對不算輕松。
樓彧不但要關注他的身心健康,還要提醒他服喪的諸多細節。
這,不只是簡單的孝道,更是關乎小大郎的名聲、未來。
樓彧和王姮最是周到謹慎,兩口子從不會在細枝末節的小事上翻車。
王姮守孝,就能夠做到穿粗麻,吃素食。
二十七個月,從未間斷,也從不弄虛作假。
她嚴格按照古禮,一絲不茍,任誰都挑不出半點錯處。
小大郎也要如此操作。
一言一行,決不能有任何的行差踏錯。
他,不只是東宮的小大郎,更是被圣人欽封的皇太孫。
有了正經的名分,他就是皇朝板上釘釘的第三代繼承人。
他的言行,他的規矩,會被無數人盯著,容不得任何差池。
樓彧要做的,就是保護他、教導他、提點他。
就一個月,哪怕是做戲,也要做全套。
再者,皇后是小大郎的至親,臨終前唯一的牽掛就是他。
小大郎能夠成為皇太孫,是皇后一手促成的。
還有小大郎的婚事,皇后也都幫他安排妥當。
皇后為小大郎定了一正妃、二側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