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陛下昏聵在先,識人不明才有妖妃。
這事是沖著陛下的名望來的,而蔡明珠想的只有自己的名分,她昏了頭,以為昭告過天地太廟的皇后可以說換就換。
蔡明珠咽咽口水。
“朝中如今推行新政,新舊二規爭執纏斗,你是被人做了筏子,但你也要慶幸你是被人做了筏子,陛下不會在此時處置你給別人添說頭,所以在事態還沒發展的時候控制住,只是警告。你猜你下次犯蠢還有這樣的好運氣嗎?”
“你們都知道我在做什么,你們都不說,我在暗處等著看我笑話!”蔡明珠流下眼淚,“我是蠢,我就活該被你們看笑話嗎?”
“你可以選擇不上臺。”晏子歸很直白的說,“你的身邊沒有秘密,你連這一點都沒參透,就不該有其他的心思。”
你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相安無事,犯了蠢才會被笑話。
“到了這個地方,爭得從來不是一人的得失。所有人都話里有話,所有事都是真真假假虛實難辨。”
“可惜你從來沒有明白過,即使有人手把手的教,你還是不明白,你爹娘好像也不明白。我之所以還愿意再提醒你一次,是希望你放棄后位是為了保全家族,退讓是值得。”
雖然這么說很狂妄,但是你的對手是我,你的命運注定落敗。什么都不做,下場如何看我的仁慈,不甘不服,那就是把全家帶上不歸路。
蔡明珠這樣的心性,上位不愿意做一個面子皇后,就要爭子爭權,可是這樣的腦子,只能爭進死局。
原本交出后位,可以換一張護身符,卻又這樣輕易被人挑動,得了陛下的厭惡。
“陛下說你不想死,不想死就不要做找死的事。”晏子歸提醒她,“貴妃也很好了。”
蔡明珠失魂落魄的走出鳳儀宮。
無數次在深夜后悔不該這么輕易讓出后位,偶爾也會想太子妃已經十分難當,皇后只怕更難,但是又被自己含糊略過去,她太子妃都當了,皇后自然也當的,無非就是像在東宮一樣,偏安一隅眼看晏子歸得意。
祖父去世的時候她才幾歲,賓客如云的熱鬧景象只在母親和其他女眷的言談中,她們懷念從前的風光,期盼著有一日家里能再出個厲害人。
父親說要給她選個門當戶對,可是他以為的門當戶對還停留在祖父在世,婚事飄飄蕩蕩,她是不在意。姐姐常說要給她找一個老實夫君,不然她這樣憨憨的性子,跟人耍心眼兒都不夠看的。
冊封太子妃的旨意傳來的那天,蔡家沸騰了,那幾日的熱鬧仿佛祖父在時,父親喝醉了酒,說自己生了個好女兒,比兒子頂用。
她聽了心里熱熱的。
姐姐抓著她的手,說不出恭喜,皇宮那是什么地方?人心最復雜的地方,蔡明珠去到那里面能有好日子過嗎?
她只能反復囑咐,出嫁從夫,進宮后只聽太子的話,旁人的話都不要聽。
可是她怎么就忘了?蔡明珠恍惚,她誰的話都聽,就是不聽太子的話。
明明她就是看不懂眼色,聽不出話外之音,從小到大姐姐陪著她,總是在關鍵地方提醒她少言少問少露傻氣,裝出來個大家閨秀的樣子,也能唬人。
姐姐嫁的不好,要跟著丈夫去外地謀生,母親說這是她的命。
那母親夸她的鳳凰命,是應了還是沒應。
她眼前只有一卷平鋪直敘的畫紙,旁人是怎么看出來樓臺高立,車水馬龍?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