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品則是摻雜了一些魔術,破除封建迷信;以及孩子的兩個大合唱,慶祝豐收和歌唱祖國!
節目、內容、立意和一些腦洞定下來后,剩下的事情就更簡單了。
好劇本需要慢慢磨著,他們一點都不著急,張欣楠和白思涵互相提問著今天上午背誦的語文和政治的知識點……
“齊知青在嗎?”村長在院外喊著。
齊躍進應了聲,大步走出來,“叔,你從公社回來了?”
村長笑著點頭,示意他往外走,“對,事情辦的很順利,梁書記一直夸贊咱們村民思想覺悟高,也夸小齊你腦袋聰明。
當時正好有位省城日報來的記者,采訪咱們公社春耕情況呢,聽說咱們開荒種植牧草,還養殖蜜蜂。那記者同志很感興趣,覺得能夠樹立公社發展副業的典型,想要全程參與進來。
人就在村委待著呢……咱們最好今天確定下來去饒縣學習養殖黑蜂的名單,明天下午丹城就有一趟前往黑省饒縣的火車……”
齊躍進明白這件事趕早不趕晚,從他們前往饒縣學習,到購買蜜蜂,將其帶回來靜養,都需要花費時間。
“叔,公社提供什么幫助啊?”齊躍進挑眉問道。
“原本梁書記給的預算不高,主要是公社其他領導對咱們養殖蜜蜂挺不看好的,他一個人說了不算。
還多虧了這名記者。他幫著從市里申請了一筆經費,包括了來回車費、食宿費和購買蜜蜂的錢。”
村長說這句話的時候,語氣略微沉重。
齊躍進能理解,現在養蜂不再是一張紙上繪制的大餅。大家伙都在圍觀他們怎么烤餅呢,甚至在省日報主編跟前掛上號了。
村長就怕他們去學后,回來仍舊不會養殖,竹籃打水一場空。
“叔,您放心,養蜂是我提的,肯定會帶著大家伙將這項副業給紅紅火火辦起來。”
剛才還心慌的村長,深吸口氣,笑著說:“小齊有你這句話,叔就放心了!
其實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,你盡自己所能就行,養蜂對于咱們來說就是一次嘗試,大家伙打一開始就沒抱著太大的希望。”
齊躍進笑著點點頭,“叔,我知道的。”只是從他正兒八經費盡腦汁干活養家糊口時,首項原則便是要做就做到最好,高要求才能做出合格、讓客戶滿意的成績來。
既然是他發起的,那他就沒想過失敗的事。
等走到村委,齊躍進竟是碰上了熟人,準確來說是上一輩子的熟人兼好友江勝景,一位最早將華國雜刊帶到國際的主編,雜刊以刊登華國民俗燦爛文化為主,讓國際百姓們更為了解華國,被這個擁有著數千年文化的國度吸引且喜愛上。
同時華國深厚的文化底蘊,每一個璀璨的由來,都直白地粉碎了周圍小國竊取文化的陰謀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