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馀將短劍逼近叔孫通的脖頸:“汝夫子寧可身陷囹圄也不愿應秦王之召,你倒好,才一天,便穿上了秦王的博士之服,招搖過市,真是個欺師之人!你是不是也將吾等供了出來,跟秦王換富貴了!我的懸賞,可值五百兩黃金!”
“我若如此,秦吏兵卒早已隨我破門而入了。”
叔孫通解釋道:“秦王祭祀時,廟宇內外,圍了中車府衛、郎衛千人,又有一千人守住街道。我進去時,經歷了三次搜身,其中兩次幾乎將我全部扒光。”
“而之后秦王前往行宮,前后左右也有千余人護送,各有郎衛和秦卒在每條秦王經過的街巷提前搜索,尤其是臨街的樓閣,更是統統清空……”
“守備如此森嚴,陳君,汝等要做的事,絕無機會。”
雖然陳馀沒有直說,但叔孫通豈能猜不出他們到底想干嘛?
于是便將陳馀的劍輕輕推開,嘆息道:”秦王防守嚴密,無隙可乘,陳君,要我說,此次的事,還是算了罷。此時去行刺,不過是飛蛾撲火,不如留著有用之身,以待時變。“
陳馀一陣默然,但又揪著他斥道:“你已投秦,當然會如此說!”
叔孫通卻嚴肅了起來:“我叔孫通雖被人罵善面諛,無廉恥,為人不忠。但卻單單守著儒生的五常,那便是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。我以為,在這動蕩的季世,這五樣東西,是比所謂忠君愛國更重要,是故,我既然答應了陳君,就絕不會做反悔出賣之事!”
陳馀聽罷默然,他之所以信任叔孫通,請他幫自己探查秦王守備虛實,不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么?
叔孫通再接再厲:“再者,我今日討了秦王歡心,被秦王征為博士,我若不應,頭顱此刻已懸于城樓了……”
“不過也正因如此,我便能去咸陽,做待詔博士,為陳君等做內應。秦王好大喜功,如今已奪取泰山,說不定日后會有封禪之舉,定會召諸博士隨行,屆時我也在其間,或能為汝等通風報信,助張俠和陳君成事……”
說到這里,陳馀已經沒了殺心,他連忙將叔孫通拉起來,作揖道歉道:“陳馀愚鈍,差點誤會了先生!”
他不知道的是,叔孫通是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,秦王那邊要逢迎討好,反秦義士這邊,也不會撕破臉皮,將路封死……
叔孫通拉了拉自己的衣襟,笑道:“無妨,再說了,今日之行,雖然發現刺秦之事無機可乘,但我也不算一無所獲……”
“我記得陳君在魏亡后,去投我夫子,說在魏國時,張大俠的夫人,是被一個秦吏所害,他還用奸計害死了魏武卒周市,及數百義士,那秦吏叫什么來著?”
“他叫黑夫!”
陳馀咬著牙,那是他此生最大的恥辱,自從那件事后,就總覺得虧欠兄長張耳,也對不起周市和死難的游俠、魏士們。
“然也!”
叔孫通一拊掌,笑道:“我今日去見秦王,正好遇上了那黑夫!他也在陳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