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趙亥根本不相信大夏人,堅信他們懷有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“陛下欲尋西王母不假,但你是否想過,大夏之人無緣無故,為何如此熱心?”
烏氏延極力解釋:“典客,據我所知,西域商賈所購絲帛及糖,皆薈于大夏。大夏人利秦之美物,欲與秦親善,好獲取更多絲糖。”
這么說吧,大夏,是秦朝在西方的“第一貿易伙伴”,所以才費力結好于秦,希望能多得絲糖。
不過烏氏延還是對趙亥隱瞞了一件事:他從譯官偷聽匯報的話中隱約了解到,大夏購買絲綢,多半不是自用,而是向西,以更高的價格,賣給他們的同族邦國們。
而其中一國,名為條支,比大夏更大,其幅員之遼闊,軍容之盛,甚至能與秦朝相媲美,隨時可能吞并大夏!
但烏氏延小心翼翼掩藏了自己知情的事,將大夏人的目的,拼命往貨殖貿易上引。
但趙亥將信將疑,依然認為大夏人“別有用心”,沒有批準他們的朝覲,萬一彼輩圖謀不軌,以異邦邪術行刺怎么辦?非得問個清楚才行。
但在館舍困了數日的大夏人卻不干了,趙亥眼中,這群體味很重的“蠻夷”居然公然抗議:
“吾等來自大夏,廩充財盈的千城之國,來自眾城之母薄知,大夏王歐西德莫斯,讓吾等為大秦皇帝陛下,獻上禮物!”
“是何禮物?”
譯官稟明后,趙亥不以為然,大秦地大物博,幅員遼闊,皇帝富有四海,區區域外小邦的禮物,陛下豈會放在心上?
大夏人卸掉了他們攜帶的木箱,將里面的填充物統統拿走,只剩下一個大理石雕刻的,半人高的塑像。
那是一個英武的女子,身穿長袍,手持長槍、盾牌,頭戴冠狀戰盔,全副武裝,面容栩栩如生,肢體優雅而強壯……
“陛下有一萬個兵馬俑。”
趙亥卻不欣賞這種的審美,嗤之以鼻道:“每一個,都比她雕得好!”
大夏人十分激動,指著這女神塑像,讓譯官告訴趙亥:“她就是秦人要找的女神,吾等也知道,她在哪!”
“這是西王母?”
趙亥目瞪口呆,他能想象這所謂的“西王母像”擺到秦始皇面前后,陛下的表情,跟伯樂讓兒子按圖索驥,卻找來一只蛤蟆差不多。
但大夏人卻不曾洞察這點,他們滿是自豪地,念出了這位女神在大夏,在希臘諸邦的名諱:
“Aθ?ν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