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值初夏,清澈的淮河潺潺流淌,淮水之濱,綠蘋長齊了片片新葉,白芷萌生又吐芳馨。北岸上是連綿的叢林,沿著澤沼水田往前走,道路貫通八達,遠眺曠野無垠,縱目可望盡淮南千里之地。
而壽春,這座承載了楚國最后一段時光的故都,正屹立在前方!
項籍與英布馳至陣前,往右一指:
“那邊是鐘離眛,他曾是楚軍的一員,如今在鐘離舉事,帶著千余人過來。”
項籍咬牙道:“說起來,鐘離眛竟是黑夫的故敵,我從他那,聽說了不少這狗賊的往事。”
看得出來,項籍對武昌首義的武忠侯,并無半分好感,畢竟是十多年前,黑夫正靠著奪取項燕軍旗而揚名。
他又朝后一指:“正面是桓楚和巢湖、廬邑義士,看見我大父的旗幟,又聽說吾等要恢復故都,一路上的楚人都踴躍加入。”
而英布帶來的近千刑徒、輕俠,則被安排在城西。
“城內不過兩千郡兵,而城中楚人之心在吾等這邊,必不會助秦吏守城,如今得了二三子來一同進攻,以五千之眾,敵上下不齊之城,必克之!”
的確,雖然甲兵不全,看上去好似一群烏合之眾,但勝在士氣旺盛,反觀城內,早就亂成一團了。
這時候,英布卻看到,陣地的最前方,設了一個祭壇,上面還有一人,一個伏地對天叩拜的老叟。
“少將軍,那是?”
項籍看了一眼,皺眉道:“是昔日楚王負芻的門尹,蔡賜,他聽聞我舉兵欲復大楚,遂抱著所秘藏的楚史《梼杌》來投!”
雖然項籍年少失怙,好武少文,不怎么看得懂,以為無用。
但他的謀主范增卻格外重視,不僅讓項籍隆重歡迎蔡賜,還答應了蔡賜的一個要求……
看著蔡賜在祭壇上披頭散發的人,正雙手朝天,似乎在舉行一個古老的儀式,英布不由大奇。
“他莫非是在作法?”
英布想起在楚地廣為流傳的笑話:壽春將破時,楚王負芻絕望之際,竟讓楚巫登城作法,要召喚云中君,將城外的數十萬秦軍統統用天雷轟死……
結果,楚巫卻連塊云都沒招來,秦將黑夫等在王翦命令下,乘機攻城,遂破城墻,殺入王宮,楚遂亡。
這蔡老頭,不會是在做相同的事吧?
項籍卻道:“蔡賜是在招魂。”
“敢問招的是哪路魂魄?”英布大奇。
項籍變得肅穆起來。
“蔡賜要招的,是十多年前,為保衛楚國,抵御秦寇入侵而戰死的亡魂們!”
正說著,卻聽蔡賜用蒼老的聲音,大聲說道:
“帝告巫陽曰:有人在下,我欲輔之。魂魄離散,汝筮予之……”
“巫陽焉乃下招曰:魂兮歸來!”
“勿東勿南,勿西勿北,勿要上天,勿下幽都!”
“歸來兮!歸于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