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喜似乎有所顧慮,猶豫了一下,拒絕了:“新婦貌陋,就不必出來了。”
換了過去,亭長亭卒們定然起哄,戲弄這小老弟,可如今楊喜成了高爵高官,他們也不敢為難,倒是有個亭卒好奇地問,武忠侯在那婚宴上說了什么?
說到這,楊喜倒是來勁了,他當天坐在前排,武忠侯的話,聽得清清楚楚,遂正襟危坐,擺出武忠侯的架勢,咳嗽一聲道:
”武忠侯說,世上有規則,天在上,地在下下,一年四時,也分成陰和陽,圈中牛馬,山里禽獸,則為牝牡雌雄,最后是人,分為男女……“
”所以男歡女愛,是真正的天地之情,人的大**,就算律法禁令,也不能更動!“
此言聽得亭中眾人嘿嘿笑了起來:”武忠侯說的是大實話。“
楊喜繼續道:”所以歷代先君如獻公、孝公,雖常養有私人侍妾,但只數量得當,嬪妃不過數人,宮女不過數百,宮中沒有拘禁的女子,天下極少鰥夫,男婚女配不失其時,因而秦國百姓日益繁盛,至數千萬口。“
這些本是《墨子·辭過》里的話,被黑夫讓人改了改,拿來用了。
”可現在偽帝胡亥卻貪得無厭,使得秦宮之中,掖庭有美人上千,永巷有宮女萬八,皆是適齡女子,孤苦無依。“
”大秦律令分明有言:‘女子年十六不嫁,其父母有罪,倍其賦’,‘男子二十不娶,其父母有罪,倍其賦。’一面要求民間盡早娶嫁,一面又將數萬女子空置宮廷,以奉一人,這是倒逼著百姓違法,是為人君者,設法而法犯法也!以至于民間男子多而女子少,男女婚姻失時,百姓難以增長……“
民間許多單身漢找不到老婆,本有復雜的原因,這下倒好,全被黑夫推到胡亥身上了。
但這種立個靶子讓眾人打的做法,卻贏得了大多數單身狗的認可:我單身,都怪胡亥!
若是聰明人,更能聽出這里面有暗暗批評秦始皇帝太過自私之意。
倒是武忠侯,慷慨無私,禁己小欲,而滿足了上萬人的大欲!
“故今日武忠侯釋宮中諸女,與北伐功臣未婚者成親,是順應天地之道,合男女之欲,也好讓天下百姓多多繁衍子孫!”
聽完楊喜的復述,這小亭中從武亭長到一眾亭卒都點頭:“武忠侯確實親民,說話真是通俗易懂啊!”
但心里也有些不以為然,這些事,倒是美了那些所謂的“有功將士”,但這和他們,和大多數故秦民有什么關系呢?
“不止如此。”
楊喜壓低了聲音,對眾人道:“有件事,官府之令九月份才到,我便先告訴二三子。”
”武忠侯還說,胡亥已征了數次口賦,故今歲不再加征,先前未交足,被勒令服役代賦的人家,也大可將征令交到官府,一筆勾銷!而從明年正月(夏歷十月)起。所有年七歲,年十五以下孩童,每年需繳口賦,較之前減半,僅10錢!“
這下眾人再沒有事不關己看個熱鬧的鎮定了,都發出一陣驚呼:“此言當真!“
秦朝的賦稅有許多種,而口賦尤為重要,律令規定,民年十五以上者出賦錢,成人每人每年四十錢,三歲至十七歲以下的孩童少年,則是每年二十錢。
簡單來說,就是人頭稅,所謂”頭會箕斂,輸于少府“。口賦是少府的重要收入來源,這筆錢專門用來修治宮室,治庫兵車馬。
別看錢不多,但對于滿足于自給自足的農民來說,他們必須先把糧食換成錢,再交納口賦,中間被收糧的商賈或官府再盤剝一道差價。
而且要命的是,雖然理論上口賦一年只收一次,但從三十三年后,秦朝財政漸漸被四大征和內部的大興土木拖垮后,為了維持收支,只能靠屢屢加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