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阮凝玉各種對謝凌“義憤填膺”的抹黑下,謝妙云聽完后更是氣得渾身發抖,往日里,她總覺得大堂兄謝凌溫文爾雅、恪守禮教,是族中子弟的表率,可今日之事,卻讓她對謝凌的濾鏡破碎成了個徹底。
“堂兄他怎能這樣對你!堂兄他……簡直不是人!虧我往日還覺得他正直可靠!是我看錯了他!”
原本謝妙云對她戀戀不舍,如今恨不得馬上將她送出謝府。
阮凝玉見她聽信了,便松了一口氣。
雖然令謝妙云的世界觀有點坍塌了。
可是也沒辦法了……她也不是要故意抹黑謝玄機的,可只有這樣,謝妙云才會肯幫她。
難不成,她要眼睜睜地看著謝妙云給謝凌寫信,讓謝凌趕回來么?
那么她便前功盡棄,連同昨日的庭杖都白挨了!不行不行!
她的一番話,竟讓謝妙云愈來愈心疼起她了,看她的目光就仿佛她在謝凌那里遭受了多么慘痛非人的折辱。
可愛的謝妙云越想越氣,反倒在旁邊一個人對謝凌生起悶氣來。
如果自己不是謝凌的堂妹的話,她八成會將謝凌的八代祖宗全都問候一遍。
這場面看得阮凝玉直犯心虛,摸了摸鼻子。
接下來謝妙云因為愧疚之心,便開始加倍地對她好,叫阮凝玉都覺得不好意思了起來。
知道阮凝玉不日便要離開謝府,謝老太太更是無心刁難她。
至于謝妙云想怎么補償她,都隨她去了,在謝老太太看來,成敗已定。
阮凝玉于海棠院中靜養的那些時日,宮中正是一片混亂。明帝自二十余年前便沉溺于修道長生,日日服食丹藥,早已將身子熬得虛空孱弱,近年來的衰敗之象,朝野上下皆心中有數。
此番昏厥,眾人皆以為大限已至,連身后諸事都已悄然備下。誰知明帝竟又一次撐了過來。
然而方才轉醒,他便不顧朝臣苦諫與御醫勸阻,仍執意服用那些道士于宮內煉制的丹丸。
出了這事,慕容晟和慕容深都前去侍疾,他們的王妃身為兒媳婦也隨行在側。
因明帝龍體堪憂,朝臣為立儲之事爭論不休。一派力薦秦王,一派則擁立長子安王,眾臣紛紛上奏,懇請明帝早日冊立太子,以固國本。
明帝允了。
此后數日,安王一黨趁勢頻頻于朝堂之上發難,接連上奏彈劾慕容深,斥其“德不配位,不堪儲君之重”,一時之間,朝中風波再起。
慕容深一派亦不甘示弱,當即反劾安王“結黨營私”,更暗指安王與宮中道士往來密切,恐有蠱惑圣心之嫌。
自古以來,皇室兄弟為爭大位,兄弟鬩墻、骨肉相殘之事,史不絕書。
明帝躺在寢殿之中,聽著內侍低聲稟報前朝的唇槍舌戰,不免有些心灰意冷。
立儲一事,也牽扯到了謝家。
此番站隊,若押對了寶,便是扶龍有功、前程似錦,不僅能保住世代榮光,更能讓家族地位再上一層,如若選錯了邊,那便是開罪于未來天子,禍患無窮。
謝誠居從宮中議事歸來后,便立刻召集族中核心成員在祠堂密談。
因為姻親關系,謝府和李國公府利益綁在一塊,輕易便會牽連到,謝誠居思忖再三,終是親赴李國公府。
謝易墨為伯父奉茶時,指尖竟難以自抑地微微發顫。
長輩商議事情的時候,她這個兒媳不好在場,奉完茶便回避著離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