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大早,三人從酒店出發,登上了回國的航班。
他們是當地時間一大早出發的,落地的時候,也是當地時間一大早,只不過這個當地,前者是米國當地,后者是國內當地。
清凡制藥公司派了專車來接他們。
由于在飛機上已經睡過了,所以下飛機來到公司后,顧清雪先是帶著蘇悅然參觀了一圈,然后就投身到了工作當中。
她不在的這些天,公司雖然沒有大事兒發生,但事情也不少,很多事情都要等著她來處理。
顧清雪去上班后,蘇悅然就被交給了江凡,顧清雪讓江凡帶著蘇悅然四處轉轉,吃點什么買點什么。
雖然已經相處了幾天,但一直都是有顧清雪陪著的,顧清雪不在了,江凡只覺得和蘇悅然單獨相處,一下子變得尷尬了起來,整個人都局促不安。
“那什么,你以前來過江南沒有?我帶你四處轉轉?”江凡問道。
說實在的,待客這一塊兒,真是他的短板。
別人待客,三兩句話就能把氣氛熱起來,他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,要多尷尬有多尷尬。
當然,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和蘇悅然不太熟。
但待客的能力,就是要看應付陌生人,才能顯出功底,他就是明顯不行的。
“呃,忘了告訴你們了,我在沒有被收養之前,就是江南人士,不過省城我倒是很少來。”蘇悅然微笑著說道。
得知蘇悅然是江南人士,江凡有些驚喜,“這么說起來,咱們是老鄉啊,你家是哪里的?”
“我家是江南省xx市xx縣xx鎮的。”蘇悅然說道。
江凡一聽,更激動了,“你和我還是一個鎮的啊,真是緣分啊,咱們居然是一個鎮的,鎮上的那個羅家面館你應該知道吧,我以前最喜歡吃他們家的面了,六塊錢一大碗,每次去鎮上趕集,一碗面下肚,吃得飽飽的。”
想到以前清貧卻美好的回憶,江凡的嘴角都不自覺的帶上了笑容。
蘇悅然也跟著笑了起來,“那你以前還怪有錢的,羅家面館的面,我那時候都只吃得起四塊的。”
羅家面館,是鎮上一家的老店,到現在的話,應該開了三十多年了。
以味道好,分量足,深受當地男女老少喜歡,只要是這個鎮上的人,提起羅家面館,無人不知無人不曉。
江凡就曾是他們家的常客,只要到鎮上趕集,必到他們家來上一碗面。
江凡家距離鎮上有十公里左右的路程,而且路況還不好,去趕集,要么走兩個小時的路,要么花三塊錢做村口拖拉機。
那會兒家里窮,只要去趕集,基本上都是去辦正事兒的,因此,李秀英和江易不會多給江凡錢,除了買東西必需要花的錢外,就是再多給六塊錢,讓江凡坐拖拉機去鎮上趕集。
江凡為了吃上這碗面,通常都會選擇走路去,走路回,足見他對羅家面館的忠愛。
那會兒吃的還是素面,只有一點點肉沫。
后來有錢的,可以隨便吃肉了,但他也早已離開那個小鎮了。
“你當時是在哪個學校念的書啊,鎮上的學校嗎?”知道對方是同鄉后,江凡的話明顯多了很多,那是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激動與欣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