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的人很熱情,江凡他們到了村里之后,光是跟村里的人打招呼,就花了一個多小時。
忙活了老半天之后,他們五人才在村里人的簇擁下,到老家房子的院子里,坐下吃席。
期間,村長和支書不停的來給江凡和顧清雪敬酒,一邊說著夸贊的話,一邊向江凡和顧清雪請求,讓他們投資,為村里做點貢獻。
農村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差,像是道路情況,用水問題等,十分的突出。
村里倒是一直在向上面申請經費,改善村里的道路,和用水問題。
但因為上面沒有相熟的人,經費遲遲沒有批下來。
凡是有點閱歷的人都知道,越是到基層,越是講究人情世故。
就拿政府的民生項目來說,上級要是有相熟的人,比如說有某個領導是從這個村出去的,那這個村在搞民生項目的事情,就是享有優先權的。
而江凡老家的這個村子,除了江凡之前還混了個編制外,沒有一個吃上公家飯的。
尤其,想要搞民生項目,一直都處于弱勢。
上面的領導們,都是緊著自己所在的村里先安排。
經費申請不下來,村長和支書,就只能另辟蹊徑,找江凡和顧清雪拉投資。
畢竟,江凡有出息,和顧清雪有錢的事,早就都傳遍了。
村里要的投資,錢其實也不多,滿打滿算,也就一百多萬。
這點錢,平時也就夠顧清雪定制兩套衣服的。
看在村里人說話都好聽的份上,顧清雪很爽快就答應了投資,給了兩百萬,一百萬用來修路,五十萬用來解決用水問題,另外的五十萬,則是給村里投資搞養殖,給大家增加一點創收渠道。
顧清雪的爽快,得到了村里的熱情回應,村長和支書,還有村民們對她千恩萬謝,當即拍板,村里修的路,要用顧清雪的名字來命名。
“用我的名字不太合適,改叫夫妻路吧,江凡和顧清雪夫妻倆投資的路!”顧清雪提了個建議。
“好好好,就叫夫妻路,小凡和顧小姐投資的路,等路修好了,我們一定在最顯眼的地方刻碑記錄!”
江凡老家的房子,因為長時間沒人住,沒人維護,不是漏水就是家具壞了,到處都是灰塵和蜘蛛網。
所以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,他們的主要事情,就是修繕房屋。
顧清雪有錢,完全是可以請人來弄的,但江凡他們閑著也是閑著,決定自己動手。
村里雖然沒有青壯年在家,但得益于顧清雪的慷慨之舉,看到江凡一家在修繕房屋,在村長和支書的發動下,老人孩子們都來幫著江凡他們修繕房屋。
幾天時間,江凡老家的房子就煥然一新,家具家電都換了新的。
五人也提前進入到了養老生活,每天就是吃吃飯,村里溜溜彎。
城市的鋼鐵森林雖然繁華,但山村的山清水秀,對人體更有益。
放棄城里的快節奏生活,回到村里過一下慢節奏的日子,放空一下自己也是挺不錯的。
在村里待了幾天后,江凡和蘇悅然去了她老家的村里轉了一圈,顧清雪閑著無聊,也跟著去。
江凡本以為,他家所在的這個村子,人口流失就夠嚴重的了,但和蘇悅然老家的村子比起來,他家所在的村子都算是人丁興旺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