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道白舒雅和顧清雪,已經把企業拿回來了,江凡也替她們感到高興。
不過他現在很忙。
重新回到醫院任職,他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。
首先是中醫科的醫護力量,與病人數量不匹配的問題。
其次是醫護人員的權責問題。
由于他這段時間不在,中醫科落寞了,好多中醫科的正式職工,都被借調來借調去的,很多事情都沒有人處理。
處理完醫院的事情,他還要處理學校的事情。
他長時間的缺席,導致學生們的課程落后了一大截,要抓緊時間趕進度。
光是醫院和學校的事情,要想捋順,就得花費他不少精力和時間。
花了差不多三天時間,江凡總算是把醫院和學校的事情都給捋順了。
醫院科室里面的首要問題,是病人數量太少,導致的科室績效和產值太低。
現在無論各行各業都在講究效率二字。
醫院也不是做慈善的,白給你發錢,讓你什么也不干。
雖然看在江凡的面子上,李正誠大手一揮,讓中醫科的所有醫護人員,都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上。
但對比起中醫科現如今的產出來看,人手多的有點繁雜了,帶來的,是人員費用的支出,和科室進賬的不成比例。
得把科室的產值提振起來!
只要科室賺了錢,一切就都好說。
江凡的做法是,來者不拒,除了正常掛號中醫科的病人,其他科室碰到的棘手病人,中醫科都全部接收,由他接診。
那怕時隔兩個月了,但江凡這塊金字招牌的影響力還是有的。
知道他回來坐鎮中醫科了,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,都是很樂意找他的。
眼看科室的產值起死回生,江凡要考慮的,就是學校的教學工作了。
他耽誤掉的時間太多了。
學生們都快要放暑假了。
為了抓進度,他決定暑假補課。
讓落后的教學進度跟上。
暑假補課采取自愿原則,想學習的就去補課,不想學習的,就不去,他并不強求。
對此,重點班的學生們,都很積極。
他們早就盼著江凡重新回去執教了。
江凡被停職之后,學校換了老師給他們教學,新老師的教學知識陳舊是一方面,最主要的,是講課的方式讓他們接收知識的能力大打折扣。
江凡比他們大不了幾歲,在講課的時候,并不會把知識學術化,很多老師傳授知識的時候,都喜歡把學術化的知識,照本宣科的傳授給學生,對于悟性高,理解能力強的學生來說,倒是沒什么影響,但理解能力弱一點的學生,很多時候,就只知其名,不知其意了。
在這一點上,江凡是做了改進的,所有知識和原理,他都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深入淺出的傳授給學生們。
這大大增加了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接收容量。
其次就是他對醫學,更加深遠的見解。
毫無疑問,今時今日的醫學,是發達的,是先進的。
但江凡對于醫學的見解,更先進!
在這點上,不少學生都已經實踐過了。
人是難免會生病的。
他們生病去到醫院,醫生們都在用教條化的方式為他們治療,療效一般,而且耗時較長。
而到了第二次的時候,他們按照江凡傳授給他們的新知識,自己給自己治療,療效極佳,而且耗時很短。
知識最奇妙的地方,就是當你把它在運用到實處之時,發現,原來還真是這樣!